櫻櫻櫻櫻櫻
2015-05-21, 06:01 PM
序:
什麼叫做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儲存設備)。
http://zh.wikipedia.org/wiki/網路附加儲存
本文主要介紹 NAS4Free( XigmaNAS ),
對於 Software RAID 感到討厭或完全沒興趣的網友,請您移駕PCZONE首頁 (http://www.pczone.com.tw),謝謝您。
敬告:
本文都是本人自己摸索出來,不代表完全正確,請謹慎操作,一切後果(資料消失)請自行負責。
推薦 Oracle VM VirtualBox 或 VMware Workstation (試用三十天免費版本) 虛擬機器下玩過一輪來熟悉。
硬體章:
硬體需求:
能執行於 FreeBSD 9.3 上的電腦[主機板、中央處理器、記憶體](西元2000年以後)都可以。
FreeBSD 9.3 硬體兼容性列表 (http://www.freebsd.org/releases/9.3R/hardware.html)
NAS4Free 的安裝空間,請依據自己結構需求而定,
分為兩種:一、Embedded (最小安裝,無法額外安裝軟體套件)
二、Full (完整安裝,可自行安裝軟體套件)
Embedded:2GB (SD、CompactFlash)記憶卡/USB隨身碟/SSD
Full:4GB HDD/USB隨身碟/SSD
Swap less:實體記憶體至少 2GB 或更多
With swap:實體記憶體 512MB + 交換空間 512MB (swap 建議 1024MB )
除非大改版,俺覺得 4GB 至 16GB 的記憶卡或USB隨身碟就已足夠當開機碟,建議使用家中閒置的 USB 隨身碟。
官方硬體需求說明:documentation:setup_and_user_guide:hardware_requirements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documentation:setup_and_user_guide:hardware_requirements)
官方安裝說明:faq:0075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faq:0075)
網上有另一派之說,不推薦使用隨身碟當做開機碟,那就各人所好即可,沒有絕對唯一。
用 2.5" HDD 或 SSD 都可。
軟體章:
說起 NAS4Free 的來由,要先從 FreeNAS 開始說起,
http://zh.wikipedia.org/wiki/FreeNAS
出處:OpenFoundry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自由軟體鑄造場 http://www.openfoundry.org/tw/tech-column/8408--freenas-1
簡單地說,
2009年 FreeNAS 的名稱是由 iXsystems 計算機硬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合法收購取得,
當今現有的 FreeNAS 整個架構是 iXsystems 打掉重練,
個人從舊 FreeNAS 0.6 版開始玩習慣了,故繼續支持改名後的 NAS4Free,
NAS4Free 是直接延續原有的 FreeNAS 0.7.5 版本原始碼。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S4Free
軟體章:安裝節:
0.下載 NAS4Free 光碟映像檔。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
NAS4Free-x64-LiveCD-9.3.0.2.1391.iso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NAS4Free-9.3.0.2/9.3.0.2.1391/NAS4Free-x64-LiveCD-<br /><br /><br />9.3.0.2.1391.iso/download)(2015/04/12/週日)
版本不斷更新,x86 或 x64 請依自己需求決定。
9版已消失,請移駕到10版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
1.請使用燒錄軟體 (推薦 ImgBurn )及 CD-RW 重複讀寫光碟片燒錄出 LiveCD 來安裝 NAS4Free,
或使用卡碟機、虛擬 CD-ROM 裝置(見下圖)安裝。
http://imageshack.us/a/img254/6624/newlcdproc001.jpg
2.使用光碟開機,
http://i.imgur.com/lZwCp7E.jpg
3.等待五秒,
http://i.imgur.com/uL0anlp.jpg
4.選擇第9項開始,
http://i.imgur.com/FxpEChr.jpg
5.然後選擇第1項[ 1) Install 'embedded' OS/MBR on HDD/SSD/CF/USB ]來開始安裝
5-1.若未來想要額外安裝eMule下載(電驢下載)的話,
請選擇第5項[ 5) Install 'Full' OS on HDD/SSD/ + DATA + SWAP]來開始安裝
http://i.imgur.com/sORDtF0.jpg
6.確認安裝的模式後選擇OK進行下一步。
※注意!此動作會將 HDD/SSD/CF/USB隨身碟 內容重新格式化,請安裝前確認儲存裝置內無任何檔案。
http://i.imgur.com/MpahiJn.jpg
7.選擇來源光碟進行下一步。
http://i.imgur.com/GoARJQm.jpg
8.選擇到目標磁碟來安裝 NAS4Free 系統。
http://i.imgur.com/qcJgs4H.jpg
9.輸入空間大小供 NAS4Free 作業系統使用,請依自己 USB隨身碟 空間大小來規劃。
http://i.imgur.com/odIj2M6.jpg
10.輸入空間大小供SWAP使用,請依自己 USB隨身碟 空間大小來規劃。
※選擇 embedded 安裝者,請無視這張圖。
http://i.imgur.com/o3uB83W.jpg
11.開始進行安裝。
http://i.imgur.com/O5F2w8T.jpg
12.安裝完成,退出LivdCD 光碟後,按下Enter鍵,
http://i.imgur.com/jqP9FNs.jpg
13.並選擇第7項重新開機。
http://i.imgur.com/Vye87Ug.jpg
14.重新開機後,請選擇第2項來進行網路設定。
http://i.imgur.com/pwE2hL3.jpg
15.若家中有使用分享器並有開啟 DHCP 的話,請選擇Yes;
若要設定為固定 IP 請選擇No,輸入您的固定 IP ,輸入您的子網路遮罩,一般是 24 ,輸入您的 gateway ,輸入您的 DNS 。
http://i.imgur.com/1ICRJjv.jpg
16.若要使用 IPv6 的話,請選擇Yes;若無請選擇No。
http://i.imgur.com/noP4pFt.jpg
17.網路設定完成。
http://i.imgur.com/TnQM6hL.jpg
軟體章:設定節:設定自己需求環境
網路設定完成後,
安裝 NAS4Free 完成的電腦,
之後關機就可以拔掉螢幕與鍵盤(BIOS 需先設定為 All Error , But Keyboard 忽略掉鍵盤的偵測),
以後就可以用 網頁介面 或 PuTTY 來操作 NAS4Free。
1.使用另一台電腦開啟網頁瀏覽器,網址輸入 NAS4Free 的 IP ,
顯示登入畫面並輸入帳號密碼系統預設值
帳號:admin
密碼:nas4free
http://i.imgur.com/eKdyhM8.jpg
2.選擇 System│General
http://i.imgur.com/fE401I8.jpg
3.更改網頁語言介面,選擇 Chinese(Traditional) 為繁體中文。
3-1.網頁網下拉,更改系統時區,選擇 Asia/Taipei 為台北時區,
3-2.推薦勾選 Enable NTP 開啟自動網路校正時間,
NTP 伺服器輸入 clock.stdtime.gov.tw 為中華電信研究所時間與頻率國家標準實驗室。
完成後按下 Save 儲存設定。
可以選擇 系統│一般設定│密碼 來更改登入系統密碼,輸入舊密碼 nas4free 和 兩次新密碼後儲存即可。
http://i.imgur.com/5JodBK1.jpg
軟體章:磁碟節:選擇 [Full 安裝] 的續看此節;選擇 [Embedded 安裝] 的請略過此節
由於安裝過程中選擇 5) Install 'Full' OS on HDD/SSD/ + DATA + SWAP ,額外分配出 DATA 分區 及 SWAP 分區,現在開始掛載。
1.選擇 磁碟│管理,然後點選+加號來做新增動作。
http://i.imgur.com/w2tgmYD.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0q7eBSR.jpg
3.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2iGhV8s.jpg
4.選擇 磁碟│掛載點
http://i.imgur.com/h3KZvUe.jpg
5.點選+加號來做新增動作。
http://i.imgur.com/qGuJLlZ.jpg
6.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步驟2、3、4、5請參考[軟體章:安裝節:第12步驟]中的圖片,第一條綠色虛線所示作設定,可能因不同電腦顯示而有所不同。
http://i.imgur.com/aJCACuG.jpg
7.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ei84dj9.jpg
8.選擇 系統│進階
http://i.imgur.com/RcHS5BQ.jpg
9.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步驟3請參考[軟體章:安裝節:第12步驟]中的圖片,第二條綠色虛線所示作設定,可能因不同電腦顯示而有所不同。
http://i.imgur.com/gm8VKUE.jpg
軟體章:磁碟節:建立 Software RAID 5 軟體式磁碟陣列
先認識一下什麼是軟體磁碟陣列 (Software RAID)
http://zh.wikipedia.org/wiki/RAID
出處: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 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 -- 第十四章、磁碟配額(Quota)與進階檔案系統管理 (http://linux.vbird.org/linux_basic/0420quota.php#raid)
Hardware RAID, vs Software RAID, vs ZFS 哪個最好?
NAS4Free 說明優缺點:faq:0144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faq:0144)
1.選擇 磁碟│管理,然後點選 匯入磁碟 按鈕,會彈出警告視窗,按下確定。
http://i.imgur.com/yujgv6F.jpg
2.此時就能看見[已經導入所有硬碟]訊息,ada0 到 ada11 共十二顆硬碟。
http://i.imgur.com/Fb30sXi.jpg
3.接著 磁碟│格式化。
http://i.imgur.com/xmuFpmT.jpg
4.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klRcFoF.jpg
5.跳出警告視窗,按下 確定。
http://i.imgur.com/5LcUaWy.jpg
6.顯示 格式化磁碟 過程後,最下方出現 完成 訊息。
http://i.imgur.com/mgeKj3Q.jpg
7.俺此次範例建立頭六顆硬碟為 RAID5,故重複步驟4~6將磁碟從 ada0 做到 ada5 。
http://i.imgur.com/TiQWPpp.jpg
8.選擇 磁碟│軟體 RAID。
http://i.imgur.com/5umGDTZ.jpg
9.選擇 RAID 5 。
http://i.imgur.com/QNphGc9.jpg
10.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 RAID。
http://i.imgur.com/PtRpYsv.jpg
11.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ZZ0OHOD.jpg
12.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2re1LCB.jpg
13.此時可以選擇[資訊]觀看。
http://i.imgur.com/zd3hcl1.jpg
14.顯示正在 初始化 RAID 5 的進度,花費的時間依據規劃的硬碟大小容量而定,請耐心等候。
http://i.imgur.com/5dxgCVm.jpg
15.選擇[管理]觀看。
http://i.imgur.com/IoyCk7S.jpg
16.選擇 磁碟│格式化。
http://i.imgur.com/ZrJdSri.jpg
17.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CtnhmT6.jpg
18.跳出警告視窗,按下 確定。
http://i.imgur.com/TsjR4XA.jpg
19.顯示 格式化 進度,最後會看見 完成 訊息。
http://i.imgur.com/PysS91A.jpg
20.格式化完成後,選擇 磁碟│掛載點。
http://i.imgur.com/iFfBRA9.jpg
21.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掛載點。
http://i.imgur.com/5VUrBw0.jpg
2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nt3Ij4e.jpg
23.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yrCjp0V.jpg
軟體章:磁碟節:Software RAID 5故障救援
RAID 5 的組成一定是3顆以上硬碟,其容量的計算是(硬碟總數-1)*min(單顆硬碟容量),
上節俺用 ada0 到 ada5 共6顆作 Software RAID 5,
而 Software RAID 5 可以容許任何一顆硬碟故障後還可以繼續運作並保持資料完整性,
若同時故障兩顆硬碟,即資料還給上天。
0.測試前的正常狀況。
http://i.imgur.com/RdPAQRj.jpg
1.俺挑選了 ada4 作為假定故障測試,選擇 磁碟|管理 畫面就可以看見顯示 /dev/ada4 遺失 狀態。
http://i.imgur.com/RxUlX8M.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將 NAS4Free 主機關機後,接著抽走 ada4 原本位置的故障硬碟,
換上一顆新的硬碟以重建 RAID 5,這顆新硬碟的容量必須等於或是大於故障硬碟的容量,換好才將 NAS4Free 主機開機。
http://i.imgur.com/CisGXXM.jpg
3.開機選擇 磁碟|管理,需要手動加入新磁碟,請點選 [匯入磁碟] 按鈕。
http://i.imgur.com/n6qgAVn.jpg
4.跳出匯入磁碟確認框,請點選 [確定]。
http://i.imgur.com/42WGy7d.jpg
5.顯示匯入磁碟成功。
http://i.imgur.com/bzgLxik.jpg
6.選擇 磁碟|軟體RAID|RAID5|工具 頁框。
http://i.imgur.com/IFqjACl.jpg
7.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F0eigrq.jpg
8.選擇 磁碟|軟體RAID|RAID5|資訊,重新同步 過程,需耗大量時間。
http://i.imgur.com/0FoTifr.jpg
9.同步完成後,回到 磁碟|管理,裝置 ada4 的檔案系統還是顯示 [不詳/未格式化],請點選 [清除和匯入軟體RAID設定] 按鈕。
http://i.imgur.com/2JDU2CS.jpg
10.[清除和匯入軟體RAID設定]套用後,裝置 ada4 的檔案系統即顯示 軟體RAID。
http://i.imgur.com/5YjtnJL.jpg
軟體章:磁碟節:ZFS 檔案系統
認識 ZFS 檔案系統:http://zh.wikipedia.org/wiki/ZFS
1.選擇 磁碟│管理。
http://i.imgur.com/YYHU3E1.jpg
2.確認作為 ZFS 要使用的硬碟編號,俺的範例為 ada6 到 ada11 共6顆;選擇 磁碟|格式化。
http://i.imgur.com/zBR3oaZ.jpg
3.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接著跳出確認視窗 [您確定要格式化這個磁碟嗎?所有內部的資料都會消失!] ,請按下 [確定] 按鈕。
http://i.imgur.com/vqa08Ax.jpg
4.可以看見 ada6 硬碟格式化過程輸出顯示,同樣照著上一張圖片裡步驟將剩下的 ada7 到 ada11 共5顆做格式化處理。
http://i.imgur.com/BOOtan1.jpg
5.將 ada6 到 ada11 共6顆格式化完成後,
選擇 磁碟|ZFS|存儲池(Pool)|虛擬裝置(Virtual device),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裝置。
http://i.imgur.com/pd77cdf.jpg
6.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
※類型解說:documentation:setup_and_user_guide:disks_zfs_pools_virtual_device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documentation:setup_and_user_guide:disks_zfs_pools_virtual_device)
http://i.imgur.com/jgAoKFU.jpg
7.選擇要使用的硬碟。
http://i.imgur.com/1aCielX.jpg
8.點選 套用變更, 套用成功後接著點選 管理 頁框。
http://i.imgur.com/bccQjZa.jpg
9.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儲存池。
http://i.imgur.com/MAJQvVr.jpg
10.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
http://i.imgur.com/68m9MTZ.jpg
11.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g3gri3I.jpg
12.變更套用 成功後。
http://i.imgur.com/SKDSfTg.jpg
附錄:新增分享區方式請參考下邊 [軟體章:應用節:CIFS/SMB/網路上的芳鄰(samba)] 步驟3到6。
軟體章:磁碟節:ZFS 檔案系統 故障救援
由於俺用 ada6 到 ada11 共6顆作 Raidz3,而 Raidz3 可以因為三顆硬碟故障還可以繼續運作並保持資料完整性,
假定故障測試前放了 4.42GB 的檔案。
0.測試前的正常狀況。
http://i.imgur.com/wZgb7yk.jpg
1.俺挑選了 ada6、ada8、ada10 共三顆作為假定故障測試,一登入畫面就可以看見顯示 DEGRAED 降級狀態。
http://i.imgur.com/BmYJUmg.jpg
2.將 NAS4Free 主機關機後,接著抽走 ada6、ada8、ada10 原本位置的三顆故障硬碟,換上三顆新硬碟後再將 NAS4Free 主機開機。
※新硬碟的容量必須等於或是大於故障硬碟的容量
登入後選擇 磁碟|ZFS|工具。
http://i.imgur.com/eDJS3hy.jpg
3.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H8HIGpb.jpg
4.重新同步 過程。
http://i.imgur.com/YNLyqy6.jpg
5.回到 狀態|系統,俺順便檢查了放在 Raidz3 空間內檔案無損。
http://i.imgur.com/8PMdV8P.jpg
軟體章:應用節:CIFS/SMB/網路上的芳鄰(samba)
1.選擇 服務│CIFS/SMB/網芳
http://i.imgur.com/WmnOdTx.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8lrIAMI.jpg
3.顯示設定已經儲存,接著點選[分享區 (Share)]頁框。
http://i.imgur.com/fzXxlgv.jpg
4.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分享區。
http://i.imgur.com/uHbFQcA.jpg
5.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cq0CZXl.jpg
6.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uFO6ksx.jpg
7.點選 狀態│系統,顯示剛建立的分享區狀態。
http://i.imgur.com/UrxUstM.jpg
8.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AqHGtpK.jpg
被保留將近4GB空間的原因:
Software RAID5 進行格式化時,[最少需求空間]選擇的數字[8]空間預留指定百分比,50GB*0.08=4GB
軟體章:應用節:SSH
需求:下載 PuTTY 程式(x86),並解壓縮。
1.選擇 服務│SSH
http://i.imgur.com/olWv0MR.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jhWEEF6.jpg
軟體章:應用節:B itTorrent下載(Bt下載)
0.選擇 進階│指令,
指令列輸入 mkdir /mnt/掛載點名稱/資料夾名稱 ,然後按下[執行]按鈕,這樣就可以建立Bt下載專用的資料夾。
如下第二圖,俺執行的指令是 mkdir /mnt/RAID5/Bt_download
1.選擇 服務│BitTorrent。
http://i.imgur.com/utn7t6K.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jXI5r4M.jpg
3.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F4y2a06.jpg
4.B itTorrent下載頁面。
http://i.imgur.com/N1SQXyj.jpg
附錄:
不喜歡 NAS4Free 內建B itTorrent頁面太陽春或看不懂英文的話,
可以用 Transmission Remote GUI(Version 5.0.1,2014/01/04,多國語言版含繁中)來操控NAS裡的B itTorrent,
官網:https://code.google.com/p/transmisson-remote-gui/
直連:https://transmisson-remote-gui.googlecode.com/files/transgui-5.0.1-setup.exe
SHA1 Checksum:4ff113d36afe4b8b425511121dcbd942deefc1e7
使用方法跟 μTorrent 無異,第一次連線到 NAS 時,會提示下載 地理IP資料庫 與 小國旗圖示 這兩項。
http://i.imgur.com/vHVILxC.jpg
軟體章:應用節:eMule下載(電驢下載)
電驢下載使用的程式名為 MLDonkey,能下載 eDonkey、BitTorrent 及 HTTP/FTP 。
http://zh.wikipedia.org/wiki/MLDonkey
舊 FreeNAS 安裝 MLDonkey 很簡單,
現在 NAS4Free 要安裝 MLDonkey 得先過五關斬六將,嫌麻煩的網友就請不用嘗試了。
若有閒情逸致想挑戰安裝 MLDonkey 就請繼續往下看。
0.官方似乎為了保護 NAS4Free 作業系統完整性,需要額外使用 FreeBSD jail 來進行。
http://zh.wikipedia.org/wiki/FreeBSD_jail
https://www.freebsd.org/doc/zh_TW/books/handbook/jails-intro.html
NAS4Free 官方維基 jail 教學:documentation:howto:jails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documentation:howto:jails)
看不懂官方 Jail 教學的話,所幸有廣大網友製作簡便 TheBrig 外掛:[HOWTO] Install TheBrig - one Jail manager for N4F - Forum (http://forums.nas4free.org/viewtopic.php?f=79&t=3894)
TheBrig 外掛:是專門給 NAS4Free 方便用於管理 Jail,相容於 Embeded 與 Full 安裝。
0-1.先行準備下載 PuTTY ,SSH 連線軟體。
說明:http://zh.wikipedia.org/wiki/PuTTY
載點:PuTTY Download Page (http://www.chiark.greenend.org.uk/~sgtatham/putty/download.html)
直連:http://tartarus.org/~simon/putty-snapshots/x86/putty.zip
SHA1 Checksum:b6df78f728e81f711e1c3c31955b14ae9501837d
1. putty.zip 解壓縮後,執行 PUTTY.EXE 程式,輸入 NAS4Free 的 IP 並按下 Open 按鈕。
http://i.imgur.com/5VtEnal.jpg
2.與 NAS4Free 進行 SSH 連線。
2-1.輸入登入帳號:root,而不是 admin。
2-2.輸入 NAS4Free 登入密碼,沒改過密碼的預設值為 nas4free,輸入密碼時並不會顯示字元與移動浮標。
2-3.由上往下輸入以下命令。
2-3-1.抓取 thebrig_install.sh 檔案。
fetch https://github.com/fsbruva/thebrig/raw/working/thebrig_install.sh
2-3-2.修改用戶權限並將檔案變為可執行檔。
chmod a+x /tmp/thebrig_install.sh
2-3-3.執行執行檔。
./thebrig_install.sh /mnt/掛載點名稱/jail
俺的範例為:./thebrig_install.sh /mnt/RAID5/jail
2-3-4.會額外抓取 master.zip 檔案,之後會自動解壓。
2-3-5.執行完畢後會看見最後一行 Congratulations! 祝賀完成訊息。
2-3-6.不必急著關閉 SSH 連線,稍後還會用到。
http://i.imgur.com/PpzCjvE.jpg
3.回到 NAS4Free 網頁介面,按一下 F5 按鍵刷新頁面,並發現到選單列上會自動冒出 [擴充] 功能,選擇 擴充│TheBrig。
http://i.imgur.com/7WlmZqX.jpg
4.點選 Rudimentary Config 連結進行初步設定。
http://i.imgur.com/cEVXZzU.jpg
5.點選 Save 儲存 按鈕。
http://i.imgur.com/NQm9uji.jpg
6.點選 Save 儲存後結果。
http://i.imgur.com/1AbuRCq.jpg
7.點選 Tarball 管理頁框,再點選 Query! 詢問鈕。
http://i.imgur.com/6onouG6.jpg
8.點選 Query! 詢問鈕後結果。
http://i.imgur.com/PZM1svX.jpg
9.跳出提示,按下 確定 按鈕。
http://i.imgur.com/s3PZ6YJ.jpg
10.再點選 Tarball 管理頁框(可以點選此鈕觀看是否完成下載),
就會看見正在進行抓取 base.txz 及 lib32.txz 兩個檔案,請稍候片刻(抓取速度取決於您的網路速度)。
http://i.imgur.com/8Zo5tSE.jpg
11.完成下載時,檔名原有的『_partial_數字串』會自動消失(見上圖黃色箭頭);確定完成下載後,再點選 Current Jails 按鈕。
http://i.imgur.com/POxgkxV.jpg
12.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 jail。
http://i.imgur.com/DkmSssP.jpg
13.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UkzoZD8.jpg
14.看見新增 Jail 完成後,按下[套用變更]按鈕。
http://i.imgur.com/WLmWnit.jpg
15.變更套用成功後,請按下 綠色開關 啟動 Jail。
http://i.imgur.com/7aUjFDu.jpg
16.顯示 Jail 已經啟動執行。
http://i.imgur.com/ev6PuVH.jpg
17.回到 SSH 連線視窗。
17-1.輸入命令 jls,可以看到 Jail 資訊。
jls
17-2.接著輸入命令 jexec JID編號 csh。
jexec 1 csh
17-3.輸入命令開始安裝 mldonkey-3.1.3.tbz,請稍候十分鐘直到安裝完成;總共85個檔案,81.3MB。
pkg_add -r 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ports/amd64/packages-8.4-release/All/mldonkey-3.1.3.tbz
http://i.imgur.com/G9U9CPc.jpg
18.回到 NAS4Free 網頁介面,為了補足缺失的 libz.so.5 檔案,選擇 進階|指令,接著依照圖片步驟順序完成。
http://i.imgur.com/RaK0Rsm.jpg
18-1.命令壹:複製位於 /tmp 暫存資料夾中的 libz.so.5 檔案到 /mnt/掛載點名稱/jail資料夾/jail名稱/lib 資料夾裡。
cp /tmp/libz.so.5 /mnt/RAID5/jail/MLDonkey/lib
18-2.命令貳:複製位於 /tmp 暫存資料夾中的 libz.so.5 檔案到 /mnt/掛載點名稱/jail資料夾/usr/lib 資料夾裡。
cp /tmp/libz.so.5 /mnt/RAID5/jail/MLDonkey/usr/lib
19.回到 SSH 連線視窗,由上往下輸入以下命令。
19-1.讓已經安裝的 MLDonkey 開機時啟動。
echo 'mlnet_enable="YES"' >> /etc/rc.conf
echo 'mlnet_user="p2p"' >> /etc/rc.conf
echo 'mlnet_logfile="/var/log/mldonkey"' >> /etc/rc.conf
touch /var/log/mldonkey
19-2.注意到 mlnet_user 選項增加安全性,建立 p2p 使用者。
pw user add p2p
mkdir /home
mkdir /home/p2p
chown p2p:p2p /home/p2p
chown p2p:p2p /var/log/mldonkey
http://i.imgur.com/8eUfdQ0.jpg
20.回到 NAS4Free 網頁介面,選擇 擴充|TheBrig,
請按下 紅色開關 停止 Jail,等候 Jail 確定停止執行,接著再按一次 綠色開關 啟動 Jail,以達到 Jail 重新啟動。
http://i.imgur.com/2Vl0Si7.jpg
21.回到 SSH 連線視窗。
21-1.輸入指令 jls,可以看見 JID 已經由1變成2。
jls
21-2.輸入指令重新啟動 MLDonkey,/etc/rc.d/jail restart <jail名稱>。
/etc/rc.d/jail restart MLDonkey
21-3.輸入指令進入 Jail;由於剛重新啟動 MLDonkey,所以 JID 會自動加上1號,不信可以輸入 jls 指令確認。
jexec 3 csh
21-4.輸入指令確認 MLDonkey 目前狀態,應該是執行狀態下。
/usr/local/etc/rc.d/mlnet status
21-5.輸入指令進入資料夾。
cd /home/p2p/.mldonkey
21-6.輸入指令停止 MLDonkey。
/usr/local/etc/rc.d/mlnet stop
http://i.imgur.com/5ZSjfPK.jpg
21-7.輸入指令來編輯 downloads.ini 檔案。
※注意!編輯之前請確認將 MLDonkey 停止執行,否則設定修改無效。
ee downloads.ini
http://i.imgur.com/rBeD7iO.jpg
21-7-1.建議編輯 allowed_ips 區段,不然無法連入 MLDonkey Web。
http://i.imgur.com/rgHGQQU.jpg
21-7-2.編輯完成要離開編輯模式,
按下ESC鍵,
跳出 main menu 視窗,
選擇 a) leave editor,
接著跳出 leave menu 視窗,
選擇 a) save changes,
或者是,
按下CTRL+C鍵進入命令模式,
接著輸入 exit 就是直接儲存編輯並離開編輯模式。
http://i.imgur.com/pzb8j4D.jpg
21-8.輸入指令來啟動 MLDonkey。
/usr/local/etc/rc.d/mlnet start
http://i.imgur.com/Tz6ooOm.jpg
22.接著開啟新網頁瀏覽器,然後輸入http://jail-MLDonkey的IP:4080/,就可看到 MLDonkey Web。
http://i.imgur.com/nriMZzI.jpg
23.同樣不喜歡 MLDonkey Web 頁面或看不懂英文的話,
可以用 Sancho(Version 0.9.4-59,多國語言版,有簡體中文無繁體中文)來操控Jail裡的MLDonkey,
官網:Sancho - MLDonkey (http://mldonkey.sourceforge.net/Sancho)
載點:http://sancho.awardspace.com/
直連:http://sancho.awardspace.com/?h2=f69a4d956f663302899e6e705e9c9d42
SHA1 Checksum:E64B942A95C6291E638E22EA141355F03929EBA5
使用方法與一般電驢無異。
24.安裝好 Sancho,輸入jail-MLDonkey的IP,Port埠號保持為4001,然後按下 Finish,接著就會自動連線。
http://i.imgur.com/8P0VVuR.jpg
25.選擇 選單列|Tools|Preferences。
http://i.imgur.com/ukkcleZ.jpg
26.選擇簡體中文 zh_CN,至少看得懂。
http://i.imgur.com/vS3auhZ.jpg
27.重新啟動 Sancho 程式,之後就會看見中文介面。
http://i.imgur.com/tPZSDPk.jpg
[b]軟體章:應用節:燒錄資料光碟備份
/****2020/03/30一 新增開始****/
原本想說在 NAS 機上裝個藍光燒錄器,想像下圖 Q牌進行燒錄光碟
https://i.imgur.com/KaeAFsU.jpg
結果 Q牌是在虛擬機 Linux (Ubuntu)底下操作燒錄
免費軟體(K3b)付費軟體(Fengtao Software DVDFab)
光碟動作,感覺脫褲子放屁:|||:
問了 XigmaNAS 論壇管理員也是直回另備 Windows 電腦進行燒錄 =.=
/****2020/03/30一 新增結束****/
●●●●●●需求開始●●●●●●
燒錄:CD (700MB)、DVD (4.7GB/8.5GB)、Blu-ray (25GB/50GB/100GB/128GB) 光碟片 或建立 ISO 光碟映像檔。
介面:使用內建 SATA 埠,或外接 USB 燒錄光碟機。
●●●●●●需求結束●●●●●●
下圖為市售 Thecus® NAS 所附的燒錄功能。
http://i.imgur.com/xGke6tE.png
俺在官方論壇上問了兩年,沒人可以回答。:D
軟體章:系統節:備份與還原設定檔
1.選擇 系統│備份/還原,
http://i.imgur.com/3T58wtm.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完成。
http://i.imgur.com/Zr9tpTR.jpg
※儲存系統備份設定檔非常重要,尤其是進行更新 NAS4FRee 韌體版本前的基本動作!
[b]軟體章:系統節:NAS4Free 韌體更新一,選擇[Embedded 安裝]的續看此節;選擇 [Full 安裝]的請略過此節
0.進行更新 NAS4FRee 韌體版本前,請先至 [系統│備份/還原] 儲存一份備份設定檔,因為官方升級說明不保證其相容性!
0-1.如果已經安裝的 port、packages 或 jail,官方不保證升級後還會繼續工作!
1.下載 firmware .img 檔案: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
檔名應該為:NAS4Free-x86或x64-embedded-版本號.img 檔案
2.選擇 系統│韌體,按下 [開啟韌體更新上傳] 按鈕,
http://wiki.nas4free.org/lib/exe/fetch.php?cache=&media=wiki:documentation_setup_and_user_guide_firmware.png
3.選擇儲存在本機電腦裡的 NAS4Free-x86或x64-embedded-版本號.img 檔案與位置。
4.按下 [更新韌體] 按鈕開始進行更新,更新後請重新開機,即完成韌體更新。
至於韌體更新後作了什麼變動,請參考 [說明|發行說明] 裡頭的 更新、修正、已知錯誤...等。
[b]軟體章:系統節:NAS4Free 韌體更新二,選擇 [Full 安裝]的請看此節
0.請觀看上節0與0-1。
1.下載新版 .ISO 光碟映像檔: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
檔名應該為:NAS4Free-x86或x64-LiveCD-版本號.iso 檔案
2.燒錄光碟(俺建議用 CD-RW 重複讀寫光碟片 )或用卡碟機、虛擬 CD-ROM 裝置。
3.啟用光碟開機。
4.進入 Console setup 畫面後,
請選擇第9)Install/Upgrade form LiveCD/LiveUSB
http://i.imgur.com/8G01D0K.jpg
5.進入 NAS4Free Install & Upgrade Options Menu 畫面後,
請選擇第 6 ) Upgrade ’Full’OS from LiveCD/LiveUSB,然後按下OK。
★[Embedded 安裝]也是同樣可以用LiveCD進行更新,只不過需要選擇為第3項來進行更新。
http://i.imgur.com/eWAlAlL.jpg
6.進入 NAS4Free Upgrade 畫面後,詢問是否確定將目前版本更新到最新版本,然後按下OK。
http://i.imgur.com/7vEufUY.jpg
7.偵測到已經有 NAS4Free 在裝置 da0s1a ,詢問是否正確,確定的話請按下Yes。
http://i.imgur.com/UK7MFES.jpg
8.選擇安裝來源。
http://i.imgur.com/iEEaZ0l.jpg
9.開始進行安裝,完成後會要求您進行重新開機,請按下 ENTER 鍵。
http://i.imgur.com/AvbtEL1.jpg
10.選擇 Exit 離開安裝。
http://i.imgur.com/dWq1OEA.jpg
11.退出光碟片,然後選擇第7)Reboot Server進行重新開機。
http://i.imgur.com/SuNWvZX.jpg
12.回到 NAS4Free 網頁介面,就可以看見已經更新了版本號。
http://i.imgur.com/NPof84D.jpg
[B]液晶章:硬體節:LCD Module(LCD液晶顯示模組)
LCDproc 介紹
LCDproc 基於 Linux/*BSD 主機上,是一款即時顯示伺服器系統資訊在 LCD 液晶顯示模組的程式,
它支援
通用串列匯流排元件:
Matrix Orbital
CrystalFontz
Bayrad
LB216
LCDM001 (kernelconcepts.de)
Wirz-SLI
Cwlinux(.com)
PIC-an-LCD
以及支援
並列埠元件:
HD44780
STV5730
T6963
SED1520
SED1330
顯示下列功能
1.中央處理器使用率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cpuload_s.JPG
2.記憶體/交換 使用率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meminfo_s.JPG
3.檔案系統使用率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filesys_s.JPG
4.系統負載率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sysload_s.JPG
5.系統資訊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uptime_s.JPG
6.操作選項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menu_s.JPG
7.網路流量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iface_s.jpg
8.大時鐘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bigclock_s.jpg
為什麼要 LCDproc?見下圖就知原因。
http://geekbox.ch/wp-content/uploads/n40l_lcd_display_rack.jpg
左機為臺灣Q牌,右機為 HP ProLiant MicroServer N40L 加上 LCD 液晶顯示模組。
http://geekbox.ch/wp-content/uploads/n40l_lcd_display_closeup-680x431.jpg
若要跟Q牌一樣有按鍵控制選項功能,俺坦白地說:不會;倒是國外有人做出同樣功能。
http://www.ibt.ca/v2/items/iio-lcm/images/iio-lcm_z.jpg
http://www.kustompcs.co.uk/acatalog/2986.jpg
液晶章:軟體節:LCDproc(液晶模組程式)
※請容俺沿用之前寫好的英文版說明,不另抓中文介面圖片。
1.選擇[服務]項目,接著選擇[LCDproc 子項目]
http://imageshack.us/a/img687/6821/newlcdproc008.png
2.
選擇 ① 開啟 LCDproc
選擇 ② 開啟 LCDproc (client)
http://imageshack.us/a/img820/9352/newlcdproc009.png
※初代 ( 舊 FreeNAS 轉為 NAS4Free 時期 ) NAS4Free 還需要輸入 ③ 及 ④,現在新版的 NAS4Free 只要作上述開啟 ① 及 ② 即可。
③ 輸入
ConnectionType=winamp
Port=0x378
Device=/dev/lp0
Speed=0
Keypad=no
Contrast=0
Backlight=no
OutputPort=no
Size=16x2
Charmap=hd44780_default
DelayBus=true
④ 輸入
[CPU]
Active=true
OnTime=1
OffTime=2
ShowInvisible=false
[Iface]
Active=true
Interface0=em0
Alias0=LAN
unit=byte
transfer=true
[Memory]
Active=true
[Load]
Active=true
LowLoad=0.05
HighLoad=1.3
[TimeDate]
Active=true
TimeFormat="%H:%M:%S"
DateFormat="%x"
[About]
Active=false
[SMP-CPU]
Active=false
[OldTime]
Active=false
TimeFormat="%H:%M:%S"
DateFormat="%x"
[BigClock]
Active=true
[Uptime]
Active=true
[Battery]
Active=true
[CPUGraph]
Active=false
[ProcSize]
Active=true
[Disk]
Active=true
[MiniClock]
Active=true
TimeFormat="%H:%M"
3.按下 ⑤ 儲存設定後並重新開機
http://img404.imageshack.us/img404/2785/freebsd20090419114143.png
重新開機途中會看見 LCDd & lcdproc 正在執行,同時LCD液晶顯示模組已經運作。
③ 的研究需參考以下
LCDporc Version 0.5.5 官方使用手冊:LCDproc User's Guide (http://lcdproc.sourceforge.net/docs/lcdproc-0-5-5-user.html)
著重 ConnectionType、Port、Device 處。
液晶章:應用節:LPT模式(並列埠)
※新主機板漸漸淘汰25口LPT並列埠(接印表機的,粉紅色的,或內建在主機板上的),主機板上沒有的話,請略過此節。
http://www.bristolwatch.com/pport/pics/874.jpg
http://www.overclockerstech.com/wp/wp-content/uploads/2013/10/DSCF5807-1024x768.jpg
製作需求零件(臺北市光華商場今華電子、地下室良興電子、高雄建國電子街或露天拍賣都買的到):
1.公頭 DB-25 並列埠*1個
http://image.big5.made-in-china.com/prod/000-mEsavIAfhtpK.jpg
2.可變電阻,100 歐姆*1個,10K 歐姆*1個;一個控制液晶背光,另一個控制文字顯示深淺。
http://1.imimg.com/data1/V/N/MY-439213/preset-250x250.jpg
3.單芯線少許,或是舊 IDE 硬碟排線。
http://www.arrickrobotics.com/arobot/proto4.jpg
4.LCD液晶顯示模組*1個
(HD44780;16字 x 2行 或 20字 x 4行;藍色、綠色背光或無背光;有兩種端口模式,16口一直線式,8口並兩排式)
http://imageshack.us/a/img822/3159/newlcdproc016.png
http://imageshack.us/a/img96/4920/newlcdproc015.jpg
http://imageshack.us/a/img411/3361/162green.jpg
http://imageshack.us/a/img600/2429/162blue.jpg
http://imageshack.us/a/img6/9291/204blue.jpg
印刷電路
http://img508.imageshack.us/img508/6642/circuitdiagram01.png
線路圖
http://img207.imageshack.us/img207/9066/circuitdiagram02.png
LCDd.conf
ConnectionType=winamp
Port=0x378
Device=/dev/lp0
Speed=0
Keypad=no
Contrast=0
Backlight=no
OutputPort=no
Size=16x2
Charmap=hd44780_default
DelayBus=true
俺曾在舊 FreeNAS 時作的完成品。
http://img116.imageshack.us/img116/7159/lcdproclcd000888667.jpg
http://img115.imageshack.us/img115/3163/lcdproclcd010894955.jpg
http://img14.imageshack.us/img14/4428/lcdproclcd020899313.jpg
http://img223.imageshack.us/img223/1443/lcdproclcd050918200.jpg
http://img14.imageshack.us/img14/8232/lcdproclcd060926323.jpg
http://img116.imageshack.us/img116/6977/lcdproclcd070930492.jpg
http://img300.imageshack.us/img300/5623/lcdproclcd080939097.jpg
http://img404.imageshack.us/img404/3324/lcdproclcd090942463.jpg
http://img223.imageshack.us/img223/6194/lcdproclcd100945923.jpg
http://img300.imageshack.us/img300/475/lcdproclcd110950793.jpg
http://img2.imageshack.us/img2/627/lcdproclcd120955119.jpg
http://img410.imageshack.us/img410/4246/lcdproclcd130959020.jpg
液晶章:應用節:USB模式(通用串列匯流排)
http://imageshack.us/a/img577/341/newlcdproc012.jpg
http://imageshack.us/a/img31/3698/newlcdproc010.jpg
線路圖
http://imageshack.us/a/img836/5894/newlcdproc013.png
http://imageshack.us/a/img59/6205/newlcdproc011.jpg
LCDd.conf:
ConnectionType=ftdi
ftdi_mode=4
ftdi_line_RS=0x40
ftdi_line_RW=0x20
ftdi_line_EN=0x10
Keypad=no
Contrast=0
Backlight=no
OutputPort=no
Size=20x4
CharMap=hd44780_default
DelayBus=true
目前俺沒此成品,僅知同為臺灣人有洗板做出完成品。
+
http://i.imgur.com/sUVaKST.png
在 NAS4Free 官方維基中已認可的硬體列表有現成實品,
nas4free_users_hardware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nas4free_users_hardware#lcd_for_lcdproc)
香港網址:Lcdmod Kit, USB LCD, HD44780 LCD, Chip Component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http://www.lcdmodkit.com/)
網站完全正常的最後時間在 2014年02月28日,
如今 (網站/售物) 現況不明,僅 Module 頁面正常,
原價152港元現一個要價 174港幣 = 682.998175 台幣,還要另加買 LCD 液晶顯示模組,
可惜俺不會國外購物 PayPal,不然買一買付錢了事最快(2014價一整組297港幣 =1 165.80723 台幣)。:D
※ 2015/08/02日17:00 現在香港網站修復正常 (大概兩三週前就已經正常了
結語:
俗話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不管是 Hardware RAID 還是 Software RAID,這世上並沒有絕對完美的儲存裝置。勤作多筆備份做好風險控管『硬碟一定有風險,數位資料有失有得,硬碟毀損前應不時作備份』,不然會落得四格漫畫屎面君「幻影之夢」一樣下場。
http://i.imgur.com/gYf4hhp.png
看過友站零壹,有人 NAS 裡頭放的是小朋友從出生到上學的照片及影片,或是結婚、出國旅遊點點滴滴,結果硬碟損壞,開始懊惱當初為什麼不多備份,接著找資料救援公司又不想花大錢。NAS 並不是一個可以把雞蛋通通丟進去的籃子,現在流行的雲端也不是,畢竟有過 MegaUpload 被 FBI 抄掉 28PB 資料量的紀錄,多作備份才是真!
2015/08/02日 17:00 訂正錯字與修正資訊
2015/08/06四 06:00 增圖
2016/03/10四 03:00 修復遺失 50% 圖片連結,
15:00 修復遺失 40% 圖片連結,剩餘 10% 圖片待俺想起該死青蛙 ImageShack 帳號密碼再說。
2020/03/30一 02:40 ImageShack 早已刪除圖片,修改燒錄篇內文
贊助商連結
什麼叫做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儲存設備)。
http://zh.wikipedia.org/wiki/網路附加儲存
本文主要介紹 NAS4Free( XigmaNAS ),
對於 Software RAID 感到討厭或完全沒興趣的網友,請您移駕PCZONE首頁 (http://www.pczone.com.tw),謝謝您。
敬告:
本文都是本人自己摸索出來,不代表完全正確,請謹慎操作,一切後果(資料消失)請自行負責。
推薦 Oracle VM VirtualBox 或 VMware Workstation (試用三十天免費版本) 虛擬機器下玩過一輪來熟悉。
硬體章:
硬體需求:
能執行於 FreeBSD 9.3 上的電腦[主機板、中央處理器、記憶體](西元2000年以後)都可以。
FreeBSD 9.3 硬體兼容性列表 (http://www.freebsd.org/releases/9.3R/hardware.html)
NAS4Free 的安裝空間,請依據自己結構需求而定,
分為兩種:一、Embedded (最小安裝,無法額外安裝軟體套件)
二、Full (完整安裝,可自行安裝軟體套件)
Embedded:2GB (SD、CompactFlash)記憶卡/USB隨身碟/SSD
Full:4GB HDD/USB隨身碟/SSD
Swap less:實體記憶體至少 2GB 或更多
With swap:實體記憶體 512MB + 交換空間 512MB (swap 建議 1024MB )
除非大改版,俺覺得 4GB 至 16GB 的記憶卡或USB隨身碟就已足夠當開機碟,建議使用家中閒置的 USB 隨身碟。
官方硬體需求說明:documentation:setup_and_user_guide:hardware_requirements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documentation:setup_and_user_guide:hardware_requirements)
官方安裝說明:faq:0075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faq:0075)
網上有另一派之說,不推薦使用隨身碟當做開機碟,那就各人所好即可,沒有絕對唯一。
用 2.5" HDD 或 SSD 都可。
軟體章:
說起 NAS4Free 的來由,要先從 FreeNAS 開始說起,
http://zh.wikipedia.org/wiki/FreeNAS
出處:OpenFoundry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自由軟體鑄造場 http://www.openfoundry.org/tw/tech-column/8408--freenas-1
簡單地說,
2009年 FreeNAS 的名稱是由 iXsystems 計算機硬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合法收購取得,
當今現有的 FreeNAS 整個架構是 iXsystems 打掉重練,
個人從舊 FreeNAS 0.6 版開始玩習慣了,故繼續支持改名後的 NAS4Free,
NAS4Free 是直接延續原有的 FreeNAS 0.7.5 版本原始碼。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S4Free
軟體章:安裝節:
0.下載 NAS4Free 光碟映像檔。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
NAS4Free-x64-LiveCD-9.3.0.2.1391.iso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NAS4Free-9.3.0.2/9.3.0.2.1391/NAS4Free-x64-LiveCD-<br /><br /><br />9.3.0.2.1391.iso/download)(2015/04/12/週日)
版本不斷更新,x86 或 x64 請依自己需求決定。
9版已消失,請移駕到10版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
1.請使用燒錄軟體 (推薦 ImgBurn )及 CD-RW 重複讀寫光碟片燒錄出 LiveCD 來安裝 NAS4Free,
或使用卡碟機、虛擬 CD-ROM 裝置(見下圖)安裝。
http://imageshack.us/a/img254/6624/newlcdproc001.jpg
2.使用光碟開機,
http://i.imgur.com/lZwCp7E.jpg
3.等待五秒,
http://i.imgur.com/uL0anlp.jpg
4.選擇第9項開始,
http://i.imgur.com/FxpEChr.jpg
5.然後選擇第1項[ 1) Install 'embedded' OS/MBR on HDD/SSD/CF/USB ]來開始安裝
5-1.若未來想要額外安裝eMule下載(電驢下載)的話,
請選擇第5項[ 5) Install 'Full' OS on HDD/SSD/ + DATA + SWAP]來開始安裝
http://i.imgur.com/sORDtF0.jpg
6.確認安裝的模式後選擇OK進行下一步。
※注意!此動作會將 HDD/SSD/CF/USB隨身碟 內容重新格式化,請安裝前確認儲存裝置內無任何檔案。
http://i.imgur.com/MpahiJn.jpg
7.選擇來源光碟進行下一步。
http://i.imgur.com/GoARJQm.jpg
8.選擇到目標磁碟來安裝 NAS4Free 系統。
http://i.imgur.com/qcJgs4H.jpg
9.輸入空間大小供 NAS4Free 作業系統使用,請依自己 USB隨身碟 空間大小來規劃。
http://i.imgur.com/odIj2M6.jpg
10.輸入空間大小供SWAP使用,請依自己 USB隨身碟 空間大小來規劃。
※選擇 embedded 安裝者,請無視這張圖。
http://i.imgur.com/o3uB83W.jpg
11.開始進行安裝。
http://i.imgur.com/O5F2w8T.jpg
12.安裝完成,退出LivdCD 光碟後,按下Enter鍵,
http://i.imgur.com/jqP9FNs.jpg
13.並選擇第7項重新開機。
http://i.imgur.com/Vye87Ug.jpg
14.重新開機後,請選擇第2項來進行網路設定。
http://i.imgur.com/pwE2hL3.jpg
15.若家中有使用分享器並有開啟 DHCP 的話,請選擇Yes;
若要設定為固定 IP 請選擇No,輸入您的固定 IP ,輸入您的子網路遮罩,一般是 24 ,輸入您的 gateway ,輸入您的 DNS 。
http://i.imgur.com/1ICRJjv.jpg
16.若要使用 IPv6 的話,請選擇Yes;若無請選擇No。
http://i.imgur.com/noP4pFt.jpg
17.網路設定完成。
http://i.imgur.com/TnQM6hL.jpg
軟體章:設定節:設定自己需求環境
網路設定完成後,
安裝 NAS4Free 完成的電腦,
之後關機就可以拔掉螢幕與鍵盤(BIOS 需先設定為 All Error , But Keyboard 忽略掉鍵盤的偵測),
以後就可以用 網頁介面 或 PuTTY 來操作 NAS4Free。
1.使用另一台電腦開啟網頁瀏覽器,網址輸入 NAS4Free 的 IP ,
顯示登入畫面並輸入帳號密碼系統預設值
帳號:admin
密碼:nas4free
http://i.imgur.com/eKdyhM8.jpg
2.選擇 System│General
http://i.imgur.com/fE401I8.jpg
3.更改網頁語言介面,選擇 Chinese(Traditional) 為繁體中文。
3-1.網頁網下拉,更改系統時區,選擇 Asia/Taipei 為台北時區,
3-2.推薦勾選 Enable NTP 開啟自動網路校正時間,
NTP 伺服器輸入 clock.stdtime.gov.tw 為中華電信研究所時間與頻率國家標準實驗室。
完成後按下 Save 儲存設定。
可以選擇 系統│一般設定│密碼 來更改登入系統密碼,輸入舊密碼 nas4free 和 兩次新密碼後儲存即可。
http://i.imgur.com/5JodBK1.jpg
軟體章:磁碟節:選擇 [Full 安裝] 的續看此節;選擇 [Embedded 安裝] 的請略過此節
由於安裝過程中選擇 5) Install 'Full' OS on HDD/SSD/ + DATA + SWAP ,額外分配出 DATA 分區 及 SWAP 分區,現在開始掛載。
1.選擇 磁碟│管理,然後點選+加號來做新增動作。
http://i.imgur.com/w2tgmYD.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0q7eBSR.jpg
3.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2iGhV8s.jpg
4.選擇 磁碟│掛載點
http://i.imgur.com/h3KZvUe.jpg
5.點選+加號來做新增動作。
http://i.imgur.com/qGuJLlZ.jpg
6.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步驟2、3、4、5請參考[軟體章:安裝節:第12步驟]中的圖片,第一條綠色虛線所示作設定,可能因不同電腦顯示而有所不同。
http://i.imgur.com/aJCACuG.jpg
7.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ei84dj9.jpg
8.選擇 系統│進階
http://i.imgur.com/RcHS5BQ.jpg
9.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步驟3請參考[軟體章:安裝節:第12步驟]中的圖片,第二條綠色虛線所示作設定,可能因不同電腦顯示而有所不同。
http://i.imgur.com/gm8VKUE.jpg
軟體章:磁碟節:建立 Software RAID 5 軟體式磁碟陣列
先認識一下什麼是軟體磁碟陣列 (Software RAID)
http://zh.wikipedia.org/wiki/RAID
出處: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 鳥哥的 Linux 私房菜 -- 第十四章、磁碟配額(Quota)與進階檔案系統管理 (http://linux.vbird.org/linux_basic/0420quota.php#raid)
Hardware RAID, vs Software RAID, vs ZFS 哪個最好?
NAS4Free 說明優缺點:faq:0144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faq:0144)
1.選擇 磁碟│管理,然後點選 匯入磁碟 按鈕,會彈出警告視窗,按下確定。
http://i.imgur.com/yujgv6F.jpg
2.此時就能看見[已經導入所有硬碟]訊息,ada0 到 ada11 共十二顆硬碟。
http://i.imgur.com/Fb30sXi.jpg
3.接著 磁碟│格式化。
http://i.imgur.com/xmuFpmT.jpg
4.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klRcFoF.jpg
5.跳出警告視窗,按下 確定。
http://i.imgur.com/5LcUaWy.jpg
6.顯示 格式化磁碟 過程後,最下方出現 完成 訊息。
http://i.imgur.com/mgeKj3Q.jpg
7.俺此次範例建立頭六顆硬碟為 RAID5,故重複步驟4~6將磁碟從 ada0 做到 ada5 。
http://i.imgur.com/TiQWPpp.jpg
8.選擇 磁碟│軟體 RAID。
http://i.imgur.com/5umGDTZ.jpg
9.選擇 RAID 5 。
http://i.imgur.com/QNphGc9.jpg
10.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 RAID。
http://i.imgur.com/PtRpYsv.jpg
11.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ZZ0OHOD.jpg
12.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2re1LCB.jpg
13.此時可以選擇[資訊]觀看。
http://i.imgur.com/zd3hcl1.jpg
14.顯示正在 初始化 RAID 5 的進度,花費的時間依據規劃的硬碟大小容量而定,請耐心等候。
http://i.imgur.com/5dxgCVm.jpg
15.選擇[管理]觀看。
http://i.imgur.com/IoyCk7S.jpg
16.選擇 磁碟│格式化。
http://i.imgur.com/ZrJdSri.jpg
17.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CtnhmT6.jpg
18.跳出警告視窗,按下 確定。
http://i.imgur.com/TsjR4XA.jpg
19.顯示 格式化 進度,最後會看見 完成 訊息。
http://i.imgur.com/PysS91A.jpg
20.格式化完成後,選擇 磁碟│掛載點。
http://i.imgur.com/iFfBRA9.jpg
21.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掛載點。
http://i.imgur.com/5VUrBw0.jpg
2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nt3Ij4e.jpg
23.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yrCjp0V.jpg
軟體章:磁碟節:Software RAID 5故障救援
RAID 5 的組成一定是3顆以上硬碟,其容量的計算是(硬碟總數-1)*min(單顆硬碟容量),
上節俺用 ada0 到 ada5 共6顆作 Software RAID 5,
而 Software RAID 5 可以容許任何一顆硬碟故障後還可以繼續運作並保持資料完整性,
若同時故障兩顆硬碟,即資料還給上天。
0.測試前的正常狀況。
http://i.imgur.com/RdPAQRj.jpg
1.俺挑選了 ada4 作為假定故障測試,選擇 磁碟|管理 畫面就可以看見顯示 /dev/ada4 遺失 狀態。
http://i.imgur.com/RxUlX8M.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將 NAS4Free 主機關機後,接著抽走 ada4 原本位置的故障硬碟,
換上一顆新的硬碟以重建 RAID 5,這顆新硬碟的容量必須等於或是大於故障硬碟的容量,換好才將 NAS4Free 主機開機。
http://i.imgur.com/CisGXXM.jpg
3.開機選擇 磁碟|管理,需要手動加入新磁碟,請點選 [匯入磁碟] 按鈕。
http://i.imgur.com/n6qgAVn.jpg
4.跳出匯入磁碟確認框,請點選 [確定]。
http://i.imgur.com/42WGy7d.jpg
5.顯示匯入磁碟成功。
http://i.imgur.com/bzgLxik.jpg
6.選擇 磁碟|軟體RAID|RAID5|工具 頁框。
http://i.imgur.com/IFqjACl.jpg
7.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F0eigrq.jpg
8.選擇 磁碟|軟體RAID|RAID5|資訊,重新同步 過程,需耗大量時間。
http://i.imgur.com/0FoTifr.jpg
9.同步完成後,回到 磁碟|管理,裝置 ada4 的檔案系統還是顯示 [不詳/未格式化],請點選 [清除和匯入軟體RAID設定] 按鈕。
http://i.imgur.com/2JDU2CS.jpg
10.[清除和匯入軟體RAID設定]套用後,裝置 ada4 的檔案系統即顯示 軟體RAID。
http://i.imgur.com/5YjtnJL.jpg
軟體章:磁碟節:ZFS 檔案系統
認識 ZFS 檔案系統:http://zh.wikipedia.org/wiki/ZFS
1.選擇 磁碟│管理。
http://i.imgur.com/YYHU3E1.jpg
2.確認作為 ZFS 要使用的硬碟編號,俺的範例為 ada6 到 ada11 共6顆;選擇 磁碟|格式化。
http://i.imgur.com/zBR3oaZ.jpg
3.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接著跳出確認視窗 [您確定要格式化這個磁碟嗎?所有內部的資料都會消失!] ,請按下 [確定] 按鈕。
http://i.imgur.com/vqa08Ax.jpg
4.可以看見 ada6 硬碟格式化過程輸出顯示,同樣照著上一張圖片裡步驟將剩下的 ada7 到 ada11 共5顆做格式化處理。
http://i.imgur.com/BOOtan1.jpg
5.將 ada6 到 ada11 共6顆格式化完成後,
選擇 磁碟|ZFS|存儲池(Pool)|虛擬裝置(Virtual device),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裝置。
http://i.imgur.com/pd77cdf.jpg
6.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
※類型解說:documentation:setup_and_user_guide:disks_zfs_pools_virtual_device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documentation:setup_and_user_guide:disks_zfs_pools_virtual_device)
http://i.imgur.com/jgAoKFU.jpg
7.選擇要使用的硬碟。
http://i.imgur.com/1aCielX.jpg
8.點選 套用變更, 套用成功後接著點選 管理 頁框。
http://i.imgur.com/bccQjZa.jpg
9.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儲存池。
http://i.imgur.com/MAJQvVr.jpg
10.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
http://i.imgur.com/68m9MTZ.jpg
11.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g3gri3I.jpg
12.變更套用 成功後。
http://i.imgur.com/SKDSfTg.jpg
附錄:新增分享區方式請參考下邊 [軟體章:應用節:CIFS/SMB/網路上的芳鄰(samba)] 步驟3到6。
軟體章:磁碟節:ZFS 檔案系統 故障救援
由於俺用 ada6 到 ada11 共6顆作 Raidz3,而 Raidz3 可以因為三顆硬碟故障還可以繼續運作並保持資料完整性,
假定故障測試前放了 4.42GB 的檔案。
0.測試前的正常狀況。
http://i.imgur.com/wZgb7yk.jpg
1.俺挑選了 ada6、ada8、ada10 共三顆作為假定故障測試,一登入畫面就可以看見顯示 DEGRAED 降級狀態。
http://i.imgur.com/BmYJUmg.jpg
2.將 NAS4Free 主機關機後,接著抽走 ada6、ada8、ada10 原本位置的三顆故障硬碟,換上三顆新硬碟後再將 NAS4Free 主機開機。
※新硬碟的容量必須等於或是大於故障硬碟的容量
登入後選擇 磁碟|ZFS|工具。
http://i.imgur.com/eDJS3hy.jpg
3.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H8HIGpb.jpg
4.重新同步 過程。
http://i.imgur.com/YNLyqy6.jpg
5.回到 狀態|系統,俺順便檢查了放在 Raidz3 空間內檔案無損。
http://i.imgur.com/8PMdV8P.jpg
軟體章:應用節:CIFS/SMB/網路上的芳鄰(samba)
1.選擇 服務│CIFS/SMB/網芳
http://i.imgur.com/WmnOdTx.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8lrIAMI.jpg
3.顯示設定已經儲存,接著點選[分享區 (Share)]頁框。
http://i.imgur.com/fzXxlgv.jpg
4.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分享區。
http://i.imgur.com/uHbFQcA.jpg
5.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cq0CZXl.jpg
6.點選 套用變更。
http://i.imgur.com/uFO6ksx.jpg
7.點選 狀態│系統,顯示剛建立的分享區狀態。
http://i.imgur.com/UrxUstM.jpg
8.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AqHGtpK.jpg
被保留將近4GB空間的原因:
Software RAID5 進行格式化時,[最少需求空間]選擇的數字[8]空間預留指定百分比,50GB*0.08=4GB
軟體章:應用節:SSH
需求:下載 PuTTY 程式(x86),並解壓縮。
1.選擇 服務│SSH
http://i.imgur.com/olWv0MR.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jhWEEF6.jpg
軟體章:應用節:B itTorrent下載(Bt下載)
0.選擇 進階│指令,
指令列輸入 mkdir /mnt/掛載點名稱/資料夾名稱 ,然後按下[執行]按鈕,這樣就可以建立Bt下載專用的資料夾。
如下第二圖,俺執行的指令是 mkdir /mnt/RAID5/Bt_download
1.選擇 服務│BitTorrent。
http://i.imgur.com/utn7t6K.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jXI5r4M.jpg
3.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F4y2a06.jpg
4.B itTorrent下載頁面。
http://i.imgur.com/N1SQXyj.jpg
附錄:
不喜歡 NAS4Free 內建B itTorrent頁面太陽春或看不懂英文的話,
可以用 Transmission Remote GUI(Version 5.0.1,2014/01/04,多國語言版含繁中)來操控NAS裡的B itTorrent,
官網:https://code.google.com/p/transmisson-remote-gui/
直連:https://transmisson-remote-gui.googlecode.com/files/transgui-5.0.1-setup.exe
SHA1 Checksum:4ff113d36afe4b8b425511121dcbd942deefc1e7
使用方法跟 μTorrent 無異,第一次連線到 NAS 時,會提示下載 地理IP資料庫 與 小國旗圖示 這兩項。
http://i.imgur.com/vHVILxC.jpg
軟體章:應用節:eMule下載(電驢下載)
電驢下載使用的程式名為 MLDonkey,能下載 eDonkey、BitTorrent 及 HTTP/FTP 。
http://zh.wikipedia.org/wiki/MLDonkey
舊 FreeNAS 安裝 MLDonkey 很簡單,
現在 NAS4Free 要安裝 MLDonkey 得先過五關斬六將,嫌麻煩的網友就請不用嘗試了。
若有閒情逸致想挑戰安裝 MLDonkey 就請繼續往下看。
0.官方似乎為了保護 NAS4Free 作業系統完整性,需要額外使用 FreeBSD jail 來進行。
http://zh.wikipedia.org/wiki/FreeBSD_jail
https://www.freebsd.org/doc/zh_TW/books/handbook/jails-intro.html
NAS4Free 官方維基 jail 教學:documentation:howto:jails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documentation:howto:jails)
看不懂官方 Jail 教學的話,所幸有廣大網友製作簡便 TheBrig 外掛:[HOWTO] Install TheBrig - one Jail manager for N4F - Forum (http://forums.nas4free.org/viewtopic.php?f=79&t=3894)
TheBrig 外掛:是專門給 NAS4Free 方便用於管理 Jail,相容於 Embeded 與 Full 安裝。
0-1.先行準備下載 PuTTY ,SSH 連線軟體。
說明:http://zh.wikipedia.org/wiki/PuTTY
載點:PuTTY Download Page (http://www.chiark.greenend.org.uk/~sgtatham/putty/download.html)
直連:http://tartarus.org/~simon/putty-snapshots/x86/putty.zip
SHA1 Checksum:b6df78f728e81f711e1c3c31955b14ae9501837d
1. putty.zip 解壓縮後,執行 PUTTY.EXE 程式,輸入 NAS4Free 的 IP 並按下 Open 按鈕。
http://i.imgur.com/5VtEnal.jpg
2.與 NAS4Free 進行 SSH 連線。
2-1.輸入登入帳號:root,而不是 admin。
2-2.輸入 NAS4Free 登入密碼,沒改過密碼的預設值為 nas4free,輸入密碼時並不會顯示字元與移動浮標。
2-3.由上往下輸入以下命令。
2-3-1.抓取 thebrig_install.sh 檔案。
fetch https://github.com/fsbruva/thebrig/raw/working/thebrig_install.sh
2-3-2.修改用戶權限並將檔案變為可執行檔。
chmod a+x /tmp/thebrig_install.sh
2-3-3.執行執行檔。
./thebrig_install.sh /mnt/掛載點名稱/jail
俺的範例為:./thebrig_install.sh /mnt/RAID5/jail
2-3-4.會額外抓取 master.zip 檔案,之後會自動解壓。
2-3-5.執行完畢後會看見最後一行 Congratulations! 祝賀完成訊息。
2-3-6.不必急著關閉 SSH 連線,稍後還會用到。
http://i.imgur.com/PpzCjvE.jpg
3.回到 NAS4Free 網頁介面,按一下 F5 按鍵刷新頁面,並發現到選單列上會自動冒出 [擴充] 功能,選擇 擴充│TheBrig。
http://i.imgur.com/7WlmZqX.jpg
4.點選 Rudimentary Config 連結進行初步設定。
http://i.imgur.com/cEVXZzU.jpg
5.點選 Save 儲存 按鈕。
http://i.imgur.com/NQm9uji.jpg
6.點選 Save 儲存後結果。
http://i.imgur.com/1AbuRCq.jpg
7.點選 Tarball 管理頁框,再點選 Query! 詢問鈕。
http://i.imgur.com/6onouG6.jpg
8.點選 Query! 詢問鈕後結果。
http://i.imgur.com/PZM1svX.jpg
9.跳出提示,按下 確定 按鈕。
http://i.imgur.com/s3PZ6YJ.jpg
10.再點選 Tarball 管理頁框(可以點選此鈕觀看是否完成下載),
就會看見正在進行抓取 base.txz 及 lib32.txz 兩個檔案,請稍候片刻(抓取速度取決於您的網路速度)。
http://i.imgur.com/8Zo5tSE.jpg
11.完成下載時,檔名原有的『_partial_數字串』會自動消失(見上圖黃色箭頭);確定完成下載後,再點選 Current Jails 按鈕。
http://i.imgur.com/POxgkxV.jpg
12.按下+號按鈕來 新增 jail。
http://i.imgur.com/DkmSssP.jpg
13.依照圖片步驟順序由上往下完成。
http://i.imgur.com/UkzoZD8.jpg
14.看見新增 Jail 完成後,按下[套用變更]按鈕。
http://i.imgur.com/WLmWnit.jpg
15.變更套用成功後,請按下 綠色開關 啟動 Jail。
http://i.imgur.com/7aUjFDu.jpg
16.顯示 Jail 已經啟動執行。
http://i.imgur.com/ev6PuVH.jpg
17.回到 SSH 連線視窗。
17-1.輸入命令 jls,可以看到 Jail 資訊。
jls
17-2.接著輸入命令 jexec JID編號 csh。
jexec 1 csh
17-3.輸入命令開始安裝 mldonkey-3.1.3.tbz,請稍候十分鐘直到安裝完成;總共85個檔案,81.3MB。
pkg_add -r 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ports/amd64/packages-8.4-release/All/mldonkey-3.1.3.tbz
http://i.imgur.com/G9U9CPc.jpg
18.回到 NAS4Free 網頁介面,為了補足缺失的 libz.so.5 檔案,選擇 進階|指令,接著依照圖片步驟順序完成。
http://i.imgur.com/RaK0Rsm.jpg
18-1.命令壹:複製位於 /tmp 暫存資料夾中的 libz.so.5 檔案到 /mnt/掛載點名稱/jail資料夾/jail名稱/lib 資料夾裡。
cp /tmp/libz.so.5 /mnt/RAID5/jail/MLDonkey/lib
18-2.命令貳:複製位於 /tmp 暫存資料夾中的 libz.so.5 檔案到 /mnt/掛載點名稱/jail資料夾/usr/lib 資料夾裡。
cp /tmp/libz.so.5 /mnt/RAID5/jail/MLDonkey/usr/lib
19.回到 SSH 連線視窗,由上往下輸入以下命令。
19-1.讓已經安裝的 MLDonkey 開機時啟動。
echo 'mlnet_enable="YES"' >> /etc/rc.conf
echo 'mlnet_user="p2p"' >> /etc/rc.conf
echo 'mlnet_logfile="/var/log/mldonkey"' >> /etc/rc.conf
touch /var/log/mldonkey
19-2.注意到 mlnet_user 選項增加安全性,建立 p2p 使用者。
pw user add p2p
mkdir /home
mkdir /home/p2p
chown p2p:p2p /home/p2p
chown p2p:p2p /var/log/mldonkey
http://i.imgur.com/8eUfdQ0.jpg
20.回到 NAS4Free 網頁介面,選擇 擴充|TheBrig,
請按下 紅色開關 停止 Jail,等候 Jail 確定停止執行,接著再按一次 綠色開關 啟動 Jail,以達到 Jail 重新啟動。
http://i.imgur.com/2Vl0Si7.jpg
21.回到 SSH 連線視窗。
21-1.輸入指令 jls,可以看見 JID 已經由1變成2。
jls
21-2.輸入指令重新啟動 MLDonkey,/etc/rc.d/jail restart <jail名稱>。
/etc/rc.d/jail restart MLDonkey
21-3.輸入指令進入 Jail;由於剛重新啟動 MLDonkey,所以 JID 會自動加上1號,不信可以輸入 jls 指令確認。
jexec 3 csh
21-4.輸入指令確認 MLDonkey 目前狀態,應該是執行狀態下。
/usr/local/etc/rc.d/mlnet status
21-5.輸入指令進入資料夾。
cd /home/p2p/.mldonkey
21-6.輸入指令停止 MLDonkey。
/usr/local/etc/rc.d/mlnet stop
http://i.imgur.com/5ZSjfPK.jpg
21-7.輸入指令來編輯 downloads.ini 檔案。
※注意!編輯之前請確認將 MLDonkey 停止執行,否則設定修改無效。
ee downloads.ini
http://i.imgur.com/rBeD7iO.jpg
21-7-1.建議編輯 allowed_ips 區段,不然無法連入 MLDonkey Web。
http://i.imgur.com/rgHGQQU.jpg
21-7-2.編輯完成要離開編輯模式,
按下ESC鍵,
跳出 main menu 視窗,
選擇 a) leave editor,
接著跳出 leave menu 視窗,
選擇 a) save changes,
或者是,
按下CTRL+C鍵進入命令模式,
接著輸入 exit 就是直接儲存編輯並離開編輯模式。
http://i.imgur.com/pzb8j4D.jpg
21-8.輸入指令來啟動 MLDonkey。
/usr/local/etc/rc.d/mlnet start
http://i.imgur.com/Tz6ooOm.jpg
22.接著開啟新網頁瀏覽器,然後輸入http://jail-MLDonkey的IP:4080/,就可看到 MLDonkey Web。
http://i.imgur.com/nriMZzI.jpg
23.同樣不喜歡 MLDonkey Web 頁面或看不懂英文的話,
可以用 Sancho(Version 0.9.4-59,多國語言版,有簡體中文無繁體中文)來操控Jail裡的MLDonkey,
官網:Sancho - MLDonkey (http://mldonkey.sourceforge.net/Sancho)
載點:http://sancho.awardspace.com/
直連:http://sancho.awardspace.com/?h2=f69a4d956f663302899e6e705e9c9d42
SHA1 Checksum:E64B942A95C6291E638E22EA141355F03929EBA5
使用方法與一般電驢無異。
24.安裝好 Sancho,輸入jail-MLDonkey的IP,Port埠號保持為4001,然後按下 Finish,接著就會自動連線。
http://i.imgur.com/8P0VVuR.jpg
25.選擇 選單列|Tools|Preferences。
http://i.imgur.com/ukkcleZ.jpg
26.選擇簡體中文 zh_CN,至少看得懂。
http://i.imgur.com/vS3auhZ.jpg
27.重新啟動 Sancho 程式,之後就會看見中文介面。
http://i.imgur.com/tPZSDPk.jpg
[b]軟體章:應用節:燒錄資料光碟備份
/****2020/03/30一 新增開始****/
原本想說在 NAS 機上裝個藍光燒錄器,想像下圖 Q牌進行燒錄光碟
https://i.imgur.com/KaeAFsU.jpg
結果 Q牌是在虛擬機 Linux (Ubuntu)底下操作燒錄
免費軟體(K3b)付費軟體(Fengtao Software DVDFab)
光碟動作,感覺脫褲子放屁:|||:
問了 XigmaNAS 論壇管理員也是直回另備 Windows 電腦進行燒錄 =.=
/****2020/03/30一 新增結束****/
●●●●●●需求開始●●●●●●
燒錄:CD (700MB)、DVD (4.7GB/8.5GB)、Blu-ray (25GB/50GB/100GB/128GB) 光碟片 或建立 ISO 光碟映像檔。
介面:使用內建 SATA 埠,或外接 USB 燒錄光碟機。
●●●●●●需求結束●●●●●●
下圖為市售 Thecus® NAS 所附的燒錄功能。
http://i.imgur.com/xGke6tE.png
俺在官方論壇上問了兩年,沒人可以回答。:D
軟體章:系統節:備份與還原設定檔
1.選擇 系統│備份/還原,
http://i.imgur.com/3T58wtm.jpg
2.依照圖片步驟順序完成。
http://i.imgur.com/Zr9tpTR.jpg
※儲存系統備份設定檔非常重要,尤其是進行更新 NAS4FRee 韌體版本前的基本動作!
[b]軟體章:系統節:NAS4Free 韌體更新一,選擇[Embedded 安裝]的續看此節;選擇 [Full 安裝]的請略過此節
0.進行更新 NAS4FRee 韌體版本前,請先至 [系統│備份/還原] 儲存一份備份設定檔,因為官方升級說明不保證其相容性!
0-1.如果已經安裝的 port、packages 或 jail,官方不保證升級後還會繼續工作!
1.下載 firmware .img 檔案: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
檔名應該為:NAS4Free-x86或x64-embedded-版本號.img 檔案
2.選擇 系統│韌體,按下 [開啟韌體更新上傳] 按鈕,
http://wiki.nas4free.org/lib/exe/fetch.php?cache=&media=wiki:documentation_setup_and_user_guide_firmware.png
3.選擇儲存在本機電腦裡的 NAS4Free-x86或x64-embedded-版本號.img 檔案與位置。
4.按下 [更新韌體] 按鈕開始進行更新,更新後請重新開機,即完成韌體更新。
至於韌體更新後作了什麼變動,請參考 [說明|發行說明] 裡頭的 更新、修正、已知錯誤...等。
[b]軟體章:系統節:NAS4Free 韌體更新二,選擇 [Full 安裝]的請看此節
0.請觀看上節0與0-1。
1.下載新版 .ISO 光碟映像檔: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as4free/files/
檔名應該為:NAS4Free-x86或x64-LiveCD-版本號.iso 檔案
2.燒錄光碟(俺建議用 CD-RW 重複讀寫光碟片 )或用卡碟機、虛擬 CD-ROM 裝置。
3.啟用光碟開機。
4.進入 Console setup 畫面後,
請選擇第9)Install/Upgrade form LiveCD/LiveUSB
http://i.imgur.com/8G01D0K.jpg
5.進入 NAS4Free Install & Upgrade Options Menu 畫面後,
請選擇第 6 ) Upgrade ’Full’OS from LiveCD/LiveUSB,然後按下OK。
★[Embedded 安裝]也是同樣可以用LiveCD進行更新,只不過需要選擇為第3項來進行更新。
http://i.imgur.com/eWAlAlL.jpg
6.進入 NAS4Free Upgrade 畫面後,詢問是否確定將目前版本更新到最新版本,然後按下OK。
http://i.imgur.com/7vEufUY.jpg
7.偵測到已經有 NAS4Free 在裝置 da0s1a ,詢問是否正確,確定的話請按下Yes。
http://i.imgur.com/UK7MFES.jpg
8.選擇安裝來源。
http://i.imgur.com/iEEaZ0l.jpg
9.開始進行安裝,完成後會要求您進行重新開機,請按下 ENTER 鍵。
http://i.imgur.com/AvbtEL1.jpg
10.選擇 Exit 離開安裝。
http://i.imgur.com/dWq1OEA.jpg
11.退出光碟片,然後選擇第7)Reboot Server進行重新開機。
http://i.imgur.com/SuNWvZX.jpg
12.回到 NAS4Free 網頁介面,就可以看見已經更新了版本號。
http://i.imgur.com/NPof84D.jpg
[B]液晶章:硬體節:LCD Module(LCD液晶顯示模組)
LCDproc 介紹
LCDproc 基於 Linux/*BSD 主機上,是一款即時顯示伺服器系統資訊在 LCD 液晶顯示模組的程式,
它支援
通用串列匯流排元件:
Matrix Orbital
CrystalFontz
Bayrad
LB216
LCDM001 (kernelconcepts.de)
Wirz-SLI
Cwlinux(.com)
PIC-an-LCD
以及支援
並列埠元件:
HD44780
STV5730
T6963
SED1520
SED1330
顯示下列功能
1.中央處理器使用率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cpuload_s.JPG
2.記憶體/交換 使用率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meminfo_s.JPG
3.檔案系統使用率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filesys_s.JPG
4.系統負載率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sysload_s.JPG
5.系統資訊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uptime_s.JPG
6.操作選項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menu_s.JPG
7.網路流量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iface_s.jpg
8.大時鐘
http://lcdproc.omnipotent.net/gfx/screenshots/bigclock_s.jpg
為什麼要 LCDproc?見下圖就知原因。
http://geekbox.ch/wp-content/uploads/n40l_lcd_display_rack.jpg
左機為臺灣Q牌,右機為 HP ProLiant MicroServer N40L 加上 LCD 液晶顯示模組。
http://geekbox.ch/wp-content/uploads/n40l_lcd_display_closeup-680x431.jpg
若要跟Q牌一樣有按鍵控制選項功能,俺坦白地說:不會;倒是國外有人做出同樣功能。
http://www.ibt.ca/v2/items/iio-lcm/images/iio-lcm_z.jpg
http://www.kustompcs.co.uk/acatalog/2986.jpg
液晶章:軟體節:LCDproc(液晶模組程式)
※請容俺沿用之前寫好的英文版說明,不另抓中文介面圖片。
1.選擇[服務]項目,接著選擇[LCDproc 子項目]
http://imageshack.us/a/img687/6821/newlcdproc008.png
2.
選擇 ① 開啟 LCDproc
選擇 ② 開啟 LCDproc (client)
http://imageshack.us/a/img820/9352/newlcdproc009.png
※初代 ( 舊 FreeNAS 轉為 NAS4Free 時期 ) NAS4Free 還需要輸入 ③ 及 ④,現在新版的 NAS4Free 只要作上述開啟 ① 及 ② 即可。
③ 輸入
ConnectionType=winamp
Port=0x378
Device=/dev/lp0
Speed=0
Keypad=no
Contrast=0
Backlight=no
OutputPort=no
Size=16x2
Charmap=hd44780_default
DelayBus=true
④ 輸入
[CPU]
Active=true
OnTime=1
OffTime=2
ShowInvisible=false
[Iface]
Active=true
Interface0=em0
Alias0=LAN
unit=byte
transfer=true
[Memory]
Active=true
[Load]
Active=true
LowLoad=0.05
HighLoad=1.3
[TimeDate]
Active=true
TimeFormat="%H:%M:%S"
DateFormat="%x"
[About]
Active=false
[SMP-CPU]
Active=false
[OldTime]
Active=false
TimeFormat="%H:%M:%S"
DateFormat="%x"
[BigClock]
Active=true
[Uptime]
Active=true
[Battery]
Active=true
[CPUGraph]
Active=false
[ProcSize]
Active=true
[Disk]
Active=true
[MiniClock]
Active=true
TimeFormat="%H:%M"
3.按下 ⑤ 儲存設定後並重新開機
http://img404.imageshack.us/img404/2785/freebsd20090419114143.png
重新開機途中會看見 LCDd & lcdproc 正在執行,同時LCD液晶顯示模組已經運作。
③ 的研究需參考以下
LCDporc Version 0.5.5 官方使用手冊:LCDproc User's Guide (http://lcdproc.sourceforge.net/docs/lcdproc-0-5-5-user.html)
著重 ConnectionType、Port、Device 處。
液晶章:應用節:LPT模式(並列埠)
※新主機板漸漸淘汰25口LPT並列埠(接印表機的,粉紅色的,或內建在主機板上的),主機板上沒有的話,請略過此節。
http://www.bristolwatch.com/pport/pics/874.jpg
http://www.overclockerstech.com/wp/wp-content/uploads/2013/10/DSCF5807-1024x768.jpg
製作需求零件(臺北市光華商場今華電子、地下室良興電子、高雄建國電子街或露天拍賣都買的到):
1.公頭 DB-25 並列埠*1個
http://image.big5.made-in-china.com/prod/000-mEsavIAfhtpK.jpg
2.可變電阻,100 歐姆*1個,10K 歐姆*1個;一個控制液晶背光,另一個控制文字顯示深淺。
http://1.imimg.com/data1/V/N/MY-439213/preset-250x250.jpg
3.單芯線少許,或是舊 IDE 硬碟排線。
http://www.arrickrobotics.com/arobot/proto4.jpg
4.LCD液晶顯示模組*1個
(HD44780;16字 x 2行 或 20字 x 4行;藍色、綠色背光或無背光;有兩種端口模式,16口一直線式,8口並兩排式)
http://imageshack.us/a/img822/3159/newlcdproc016.png
http://imageshack.us/a/img96/4920/newlcdproc015.jpg
http://imageshack.us/a/img411/3361/162green.jpg
http://imageshack.us/a/img600/2429/162blue.jpg
http://imageshack.us/a/img6/9291/204blue.jpg
印刷電路
http://img508.imageshack.us/img508/6642/circuitdiagram01.png
線路圖
http://img207.imageshack.us/img207/9066/circuitdiagram02.png
LCDd.conf
ConnectionType=winamp
Port=0x378
Device=/dev/lp0
Speed=0
Keypad=no
Contrast=0
Backlight=no
OutputPort=no
Size=16x2
Charmap=hd44780_default
DelayBus=true
俺曾在舊 FreeNAS 時作的完成品。
http://img116.imageshack.us/img116/7159/lcdproclcd000888667.jpg
http://img115.imageshack.us/img115/3163/lcdproclcd010894955.jpg
http://img14.imageshack.us/img14/4428/lcdproclcd020899313.jpg
http://img223.imageshack.us/img223/1443/lcdproclcd050918200.jpg
http://img14.imageshack.us/img14/8232/lcdproclcd060926323.jpg
http://img116.imageshack.us/img116/6977/lcdproclcd070930492.jpg
http://img300.imageshack.us/img300/5623/lcdproclcd080939097.jpg
http://img404.imageshack.us/img404/3324/lcdproclcd090942463.jpg
http://img223.imageshack.us/img223/6194/lcdproclcd100945923.jpg
http://img300.imageshack.us/img300/475/lcdproclcd110950793.jpg
http://img2.imageshack.us/img2/627/lcdproclcd120955119.jpg
http://img410.imageshack.us/img410/4246/lcdproclcd130959020.jpg
液晶章:應用節:USB模式(通用串列匯流排)
http://imageshack.us/a/img577/341/newlcdproc012.jpg
http://imageshack.us/a/img31/3698/newlcdproc010.jpg
線路圖
http://imageshack.us/a/img836/5894/newlcdproc013.png
http://imageshack.us/a/img59/6205/newlcdproc011.jpg
LCDd.conf:
ConnectionType=ftdi
ftdi_mode=4
ftdi_line_RS=0x40
ftdi_line_RW=0x20
ftdi_line_EN=0x10
Keypad=no
Contrast=0
Backlight=no
OutputPort=no
Size=20x4
CharMap=hd44780_default
DelayBus=true
目前俺沒此成品,僅知同為臺灣人有洗板做出完成品。
+
http://i.imgur.com/sUVaKST.png
在 NAS4Free 官方維基中已認可的硬體列表有現成實品,
nas4free_users_hardware [Wiki NAS4Free] (http://wiki.nas4free.org/doku.php?id=nas4free_users_hardware#lcd_for_lcdproc)
香港網址:Lcdmod Kit, USB LCD, HD44780 LCD, Chip Component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http://www.lcdmodkit.com/)
網站完全正常的最後時間在 2014年02月28日,
如今 (網站/售物) 現況不明,僅 Module 頁面正常,
原價152港元現一個要價 174港幣 = 682.998175 台幣,還要另加買 LCD 液晶顯示模組,
可惜俺不會國外購物 PayPal,不然買一買付錢了事最快(2014價一整組297港幣 =1 165.80723 台幣)。:D
※ 2015/08/02日17:00 現在香港網站修復正常 (大概兩三週前就已經正常了
結語:
俗話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不管是 Hardware RAID 還是 Software RAID,這世上並沒有絕對完美的儲存裝置。勤作多筆備份做好風險控管『硬碟一定有風險,數位資料有失有得,硬碟毀損前應不時作備份』,不然會落得四格漫畫屎面君「幻影之夢」一樣下場。
http://i.imgur.com/gYf4hhp.png
看過友站零壹,有人 NAS 裡頭放的是小朋友從出生到上學的照片及影片,或是結婚、出國旅遊點點滴滴,結果硬碟損壞,開始懊惱當初為什麼不多備份,接著找資料救援公司又不想花大錢。NAS 並不是一個可以把雞蛋通通丟進去的籃子,現在流行的雲端也不是,畢竟有過 MegaUpload 被 FBI 抄掉 28PB 資料量的紀錄,多作備份才是真!
2015/08/02日 17:00 訂正錯字與修正資訊
2015/08/06四 06:00 增圖
2016/03/10四 03:00 修復遺失 50% 圖片連結,
15:00 修復遺失 40% 圖片連結,剩餘 10% 圖片待俺想起該死青蛙 ImageShack 帳號密碼再說。
2020/03/30一 02:40 ImageShack 早已刪除圖片,修改燒錄篇內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