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62chaokai
HiNet 的情況我不知道,我是用 so-net
so-net 的實際頻寬,大致上符合它所標示的
從各家 ISP 價目表中可以看到:
8M/640K 比 2M/51K 還要便宜...![]()
這個原因是,8M/640K 和 12M/1M 都不是保證頻寬
比方說
還有一種速率 3M/640K,每月要2千多元
但是 12M/1M 每月也只要 1千3
會這麼貴的原因,是因為 3M/640K 有保證頻寬
而 12M/1M 是不保證頻寬的
不過這會依 ISP 的不同,情況也有所不同
有些 ISP 並不誠實,標的速率和實際速率不同
例如: H開頭 或 G開頭的.....
關於若把「最大頻寬」設成 ADSL線路總頻寬
實際會發生什麼情況?
我的經驗是
玩遊戲會變不穩,玩到一半變爛線
以世紀帝國AOC這款遊戲來說
遊戲中若有人爛線,在玩家名字上就會出現"濫線"符號
這是非常清楚的,爛線就是爛線,騙不了人
會掃了該局中所有遊戲者的興致
若是線上遊戲OLG,更有可能因為LAG趴掉,而掉了寶貴的經驗值%
因此可以證明,直接把「最大頻寬」設成 ADSL線路總頻寬
是會引起網路不穩的
然而,以上說的「服務品質保證」設定法
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缺點
「保證頻寬」就是所謂的 預留頻寬
也就是說,即使該服務使用量是 0
那個「保證頻寬」也不會被其它服務動用到
這就形成了 頻寬浪費
QoS 還有另一種較簡便的設法:
不指定「保證頻寬」,只指定「最大頻寬」
也就是「保證頻寬」=0
「最大頻寬」= 給該服務最大可用的頻寬
ISP 應該就是這樣設的
例如:2M/512K的
ISP 不是設「保證頻寬」= 2M/512K
而是「最大頻寬」= 2M/512K
同樣都是「最大頻寬」
而 2M/512K 和 8M/640K 的差別在哪裡呢?
2M/512K 的「優先權」是 High
8M/640k 的「優先權」是 Low
換句話說,8M 的永遠搶輸 2M 的
相對的,就可以保障 2M 的服務品質
只要集縮比不要太誇張,理論上都可以達到標示的速率
例如:
100M 的骨幹,實際賣出 150M 的頻寬,這樣集縮比是1:1.5
依照實際情況來說
不可能每位使用者,隨時都處於 滿載 的狀態
一定有人是處於 閒置 的狀態
因此 100M 的骨幹,要服務 150M 的頻寬需求,是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 100M 的骨幹,卻賣出 300M 的頻寬
集縮比 1:3,就有點離譜了
意思就是3個人中,必須有2個人處於 閒置
另1個人才能達到 滿載
只會把資金投在廣告上面,卻不建設基礎骨幹的 ISP
就極有可能會做這種事情
以上只是從技術上來推論,我不是在 ISP 工作
所以說的不一定正確,看看就好了
若有錯誤歡迎指正,大家互相切磋
![]()
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