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發展模式的省思 - 第2頁 - PCZONE 討論區

返回   PCZONE 討論區 > ▲ -- 網 路 生 活 分 享 區 > --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


PCZONE 討論區



通知

--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 上 面 那 些 硬 梆 梆 的 專 業 話 題 插 不 上 話 ?? 那 就 來 這 邊 就 你 周 遭 網 路 上 或 生 活 上 的 話 題 來 哈 拉 一 下

會員

其實別忘了歐洲國家與台灣基本上的差別
尤其是地理環境與天然資源

歐洲國家擁有許多的天然資源及漂亮的風水景觀
重工業等不說 光是依靠觀光業政府就可以有很好地收入
所以歐洲國家擁有比台灣高出許多的國民所得

而台灣的天然資源較貧乏 早期依靠加工業及農業才建立好現在的經濟規模
因此台灣人很多都是從苦日子走出來的
錢一點一點地挣 要這些人拿出自己所得的一半以上來繳稅 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所以改革是要慢慢來地 等台灣人民所得高了
再來談高稅、高社會福利的問題吧...

回覆
沒有小荳荳怎麼活~>_<~

這是我近來看了些相關資料所做的整理,一定會有我的偏見.
但也說出了我的看法,當心得報告分享給大家.
我收集到的資料也相當少,必定無法很好的描述瑞典社會.


瑞典如何解決失業問題(參考一下吧)
http://labor.ngo.org.tw/books/book4/book4-ch1-7.htm
------------------------------------------------------------------
瑞典
人口----約9百萬人,不到台灣的一半.

經濟----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
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
成了採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瑞典的經濟基本上,也是重度依賴外銷,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
外銷訂單主要為汽車,IT相關產業,造紙.經濟結構約有60%的服務業,
及35%製造業.

有項令我感到訝異的是,他們對公平的看法,他們往往願意犧牲自己
的利益換取大眾的利益,勞工階級所組織的工會對政治很有影響力,
例如勞工的薪資是由政府,資方,工會三方面協定的(神奇吧),對於
高利潤的工業的勞工薪資,工會往往較偏向提高低利潤工業勞工的薪
水,對於企業之盈利所得(扣除成本後的淨利),非由雇主一人所得,有
20%交給了國庫,當成研發經費,除了協助產業升級,也可避免貧富差
距的拉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夕陽工業部門的工會,願意接受自我滅亡,以換
取完全就業政策之實現。這就是瑞典工會的獨特之處──他們致力
於較大的社會目標,爭取勞動階級整體的利益。

瑞典製造業的工會是相當有影響力的,因為75%以上的勞工都有加入
工會,當政府做出不利勞工的政策時,會影響大選的選票,資方的選
票永遠不如勞工多,而工會又會相當考量眾人的利益,會試著縮短
工資的差距,不因某產業較賺錢,就大量提高這產業的工資.

僱員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不包含六日),每周工作5天.
有就是說,除了星期六日外,瑞典人每年可有一個月的假期,但他們
國民平均所得約台灣的4倍,我覺得有部分原因為高工資所致,大家
都不用存錢,而且有很高的薪水,才有可能去消費,也帶動了非製造
業的發展,服務業的利潤乃一般人之消費,大家閒錢才會去消費,若
製造業的利潤都進了老闆口袋,就不可能維持60%的服務業.

到這裡害我又想和台灣比較比較,先說台灣最熱門的電子業界好了,
台灣勞工一天工作超過10小時,薪水由資方開價,勞工工會組織鬆散,
無力影響資方,而特有的員工分紅制度(發股票),我總有一種強迫
投資的感覺,資方壓低勞工底薪,也就是低薪水基數,好處是當員工
離職,退休,還有勞健保資方可負擔較輕,但資方如何吸引人才上門?
用發股票的方式,不給現金,發公司的股票給你,等於強迫你投資公司,
實際上的資金還在老闆手中,他可以拿去做各方面投資,賠了連你的
股票也會賠進去,不只賠他的,而他卻可以錢滾錢利滾利,大賺一筆.

我不知道大家的感覺如何,但我覺得台灣勞工的薪資偏低,連碩博士
從事研發部門的人底薪也只夠應付生活花費,這些社會的菁英份子
必須讀很多東西,協助產業升級,提高產業的競爭力,更不是路上隨便
都撿的到的人才,雇主待他們太差,而一般勞工階級的薪資,更是連
養家活口都很吃緊.~~~錢應該都進了資方的口袋裡.~~~

或許是報應吧,台灣人向來只關心和自己有直接關係的利益,對大眾
事物往往漠不關心,勞工無法團結起來對抗較有影響力得有錢人,
只好任由資方宰割.
回覆
k2
造口業之徒

引用:
最初由 pete001 發表

嗯,答案早已埋在你心裡的深處了.

但是從歷史帶給人類的教訓中,能夠反醒自身所處的環境.尋思出需要改革的問題.才是文明進步的動力.至於那些抱著先入為主觀念的人自然會被歷史所淹沒.
回覆
會員

引用:
最初由 怪盜基德 發表
其實別忘了歐洲國家與台灣基本上的差別
尤其是地理環境與天然資源

歐洲國家擁有許多的天然資源及漂亮的風水景觀
重工業等不說 光是依靠觀光業政府就可以有很好地收入
所以歐洲國家擁有比台灣高出許多的國民所得

而台灣的天然資源較貧乏 早期依靠加工業及農業才建立好現在的經濟規模
因此台灣人很多都是從苦日子走出來的
錢一點一點地挣 要這些人拿出自己所得的一半以上來繳稅 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所以改革是要慢慢來地 等台灣人民所得高了
再來談高稅、高社會福利的問題吧...
其實台灣的觀光資源是非常豐富的。福爾摩沙可不是白叫的!
只可惜沒有好好的保護,數百年來一直被破壞,直到現在還沒停......>_<
現在保育都來不及了,根本無法讓人們欣賞參觀........
數百年前,台灣可是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動物有動物、要昆蟲有昆蟲、
要森林有森林、要花草有花草.......還真不是蓋的!

現在只剩人.........

回覆







 XML   RSS 2.0   RSS 
本站使用 vBulletin 合法版權程式
站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本論壇所有文章僅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討論區以「即時留言」方式運作,故無法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您發現文章可能有異議,請 email :[email protected] 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