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對台灣歷史有研究請進 - PCZONE 討論區

返回   PCZONE 討論區 > ▲ -- 網 路 生 活 分 享 區 > --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


PCZONE 討論區



通知

--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 上 面 那 些 硬 梆 梆 的 專 業 話 題 插 不 上 話 ?? 那 就 來 這 邊 就 你 周 遭 網 路 上 或 生 活 上 的 話 題 來 哈 拉 一 下

會員
【求助】對台灣歷史有研究請進
有2題麻煩幫我一下
一、來台的移民與去美的移民都有著勇於犯難不怕挑戰的特性,試問為何四百年的今日,卻發展出不同的政經社會風貌,其間的分點在那裡?

二、在台灣早期的發展歷史上,社會存在的種族競爭中,以漢人侵佔『原住民土地』為最,如同噶瑪蘭通判柯培元曾作『熟番歌』,來描繪那批土地爭奪失敗者--熟番的處境,一針見血地勾畫出民『番』的土地爭奪,請問您對此的看法如何?

回覆
會員

這應該是兄台您台灣史的報告吧??
回覆
會員

對丫~~就是不知如何寫起丫
才要求救大家嘛
回覆
bol
會員
回復: 【求助】對台灣歷史有研究請進
引用:
最初由 jeff7364 發表
有2題麻煩幫我一下
一、來台的移民與去美的移民都有著勇於犯難不怕挑戰的特性,試問為何四百年的今日,卻發展出不同的政經社會風貌,其間的分點在那裡?

二、在台灣早期的發展歷史上,社會存在的種族競爭中,以漢人侵佔『原住民土地』為最,如同噶瑪蘭通判柯培元曾作『熟番歌』,來描繪那批土地爭奪失敗者--熟番的處境,一針見血地勾畫出民『番』的土地爭奪,請問您對此的看法如何?
台灣史全集
http://public.ptl.edu.tw/publish/cul...hsypreface.pdf

一.不同的環境,歷經四百年,結果當然不同....

二 種族歧視+謀生不易...本來就會造成強欺弱的情形,古..今..中..外未曾改變
回覆
bol
會員
回復: 【求助】對台灣歷史有研究請進
引用:
最初由 jeff7364 發表
有2題麻煩幫我一下
一、來台的移民與去美的移民都有著勇於犯難不怕挑戰的特性,試問為何四百年的今日,卻發展出不同的政經社會風貌,其間的分點在那裡?

二、在台灣早期的發展歷史上,社會存在的種族競爭中,以漢人侵佔『原住民土地』為最,如同噶瑪蘭通判柯培元曾作『熟番歌』,來描繪那批土地爭奪失敗者--熟番的處境,一針見血地勾畫出民『番』的土地爭奪,請問您對此的看法如何?
回覆
TIM
.戶樞不蠹.流水

1.人心是腐敗的..不管是什麼環境下..安逸久了自然會如此..且以台灣來說..從元朝開始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於澎湖設巡撫司..明鄭時期帶來將近百萬人..甲午前夕..台灣在劉銘傳沈保榛丁日昌等人努力下成為中國最現代化的行省..人口已有300~500萬人..日據時期人口成長主要社會增加..再加上民國38年國民政府敗逃台灣帶來的人..台灣的歷史情節非常複雜..不易分出一個時間..建議將歷史大事件列出..且一一加以詳細說明與後續影響...對報告內容結構較有幫助..
2.土地爭奪雖大多數都是和人佔優勢..但也有不少例子是漢番合作賺取大量利潤..譬如說苗栗一帶開圳的金福廣商號..就是合力投資之下在當時可稱富甲一方..現今依然有歷史遺跡的東西..你可以去捷運石牌站看看站前的石碑(小弟是石牌人~)..就是當時和人與番畫清界線所立..更北部基隆一帶的開發畫線沒採用石碑..而是用極寬的大溝..稱為土牛紅線..台灣開發歷史資料非常多..有興趣除了連橫的台灣通史亦可參考國高中歷史課本..尤其現在以本土化為趨勢..相信有不少著墨
回覆
bol
會員

引用:
最初由 TIM 發表
1.人心是腐敗的..不管是什麼環境下..安逸久了自然會如此..且以台灣來說..從元朝開始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於澎湖設巡撫司..明鄭時期帶來將近百萬人..甲午前夕..台灣在劉銘傳沈保榛丁日昌等人努力下成為中國最現代化的行省..人口已有300~500萬人..日據時期人口成長主要社會增加..再加上民國38年國民政府敗逃台灣帶來的人..台灣的歷史情節非常複雜..不易分出一個時間..建議將歷史大事件列出..且一一加以詳細說明與後續影響...對報告內容結構較有幫助..
2.土地爭奪雖大多數都是和人佔優勢..但也有不少例子是漢番合作賺取大量利潤..譬如說苗栗一帶開圳的金福廣商號..就是合力投資之下在當時可稱富甲一方..現今依然有歷史遺跡的東西..你可以去捷運石牌站看看站前的石碑(小弟是石牌人~)..就是當時和人與番畫清界線所立..更北部基隆一帶的開發畫線沒採用石碑..而是用極寬的大溝..稱為土牛紅線..台灣開發歷史資料非常多..有興趣除了連橫的台灣通史亦可參考國高中歷史課本..尤其現在以本土化為趨勢..相信有不少著墨

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
http://public.ntl.gov.tw/publish/culture/history.htm


金福廣商號...我記得好像不在苗栗(說錯請見諒)

新竹縣除了五峰之外,其餘的全是客家人的居住地。在早期新竹縣境內最大的開墾組織,便是由客家人姜秀鑾與福佬人周邦正所組成的「金福廣」。其開墾地區廣及今日的北埔、寶山、峨眉。姜家曾祖父早從十八世紀初期便來到新竹從事開拓。在一八七八年姜家大隘加入了新埔義民廟的連庄慶典,更是顯現了新竹地區客家版圖的完整性。
「金福廣」墾號的由來是因為在十九世紀初期,新竹地區的平原地大都已被開墾,由於受到人口的壓力,客家人便開始往河川的上游爭取生存空間。在開墾的過程中常常受到原住民的阻礙,所以組成的墾號需建立隘防,稱為「隘墾」。當時最大的「隘墾」便是「金福廣」,所以又稱為「大隘」。
回覆
會員

真是太感謝各位了



回覆







 XML   RSS 2.0   RSS 
本站使用 vBulletin 合法版權程式
站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本論壇所有文章僅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討論區以「即時留言」方式運作,故無法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您發現文章可能有異議,請 email :[email protected] 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