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新鮮人求職 只盼高薪不願低就 - 第2頁 - PCZONE 討論區

返回   PCZONE 討論區 > ▲ -- 網 路 生 活 分 享 區 > --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


PCZONE 討論區



通知

-- 閒 話 家 常 灌 水 版 上 面 那 些 硬 梆 梆 的 專 業 話 題 插 不 上 話 ?? 那 就 來 這 邊 就 你 周 遭 網 路 上 或 生 活 上 的 話 題 來 哈 拉 一 下

我的咪咪

引用:
最初由 zxczzz 發表
台灣GDP約US14000,若有50%工作人口,應該合理吧!小孩老人不會工作.
每有工作的人平均年薪NT=2*14000*35=98萬,平均月薪NT=98/14=7萬.
一個正式的工作薪水約3萬,碩士4萬會接受,
這叫做要求高薪,是太欺負新鮮人,還是利益被少數人壟斷???

我一直不了解為何中產階級薪水這麼低?
GPD不是代表國民平均年收入嗎?
一般人的薪水連平均的一半都不到?
我哪裡誤會了嗎?

國民平均生產毛額到底什麼意思,怎麼計算?
國民生產毛額(GNP) 境內生產毛額(GDP)

1.國民生產毛額:
指某一期間本國常住居民提供生產要素在國內從事生產所創造之附加價值
,加本國常住居民提供生產要素在國外從事生產獲得之報酬;即等於國內
生產毛額加國外要素所得收入淨額。

2.國內生產毛額:
指某一期間本國及非本國常住居民提供要素在國內從事生產所創造之附加
價值。依計價之不同可分為:

(1) 按要素成本計算之國內生產毛額=勞動報酬+財產報酬(即租金、利
息、利潤)+固定資本消耗。
(2) 按市價計算之國內生產毛額=按要素成本計算之國內生產毛額+間接稅
淨額。

3.國民所得:
國民所得分為按要素成本與按市價計算兩種。按要素成本計算之國民所得
指在某一期間一國(或一地區)全體常住居民提供生產要素從事生產獲得
報酬之總額,包括受雇人員報酬與財產報酬。按市價計算之國民所得則尚
包括間接稅淨額。在國際比較上,通常以按市價計算之國民所得為準。

4.經濟成長率:
指一國(或一地區)在某一期間經濟成長之指標,以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GDP)之增加率表示。

GDP~T96S1;t~I;
經濟成長率=──────×100 - 100
GDP~T96S1;t-1~I;

GDP均以固定價格計算之。

5.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
簡稱「平均每人生產毛額」,為某一期間按市價計算之國民生產毛額除以
該期期中人口總數而得之商數,代表平均每一國民之生產能力。

6.平均每人國民所得:
簡稱「平均每人所得」,為某一期間按市價計算之國民所得除以該期期中
人口總數而得之商數,代表平均每一國民之所得水準。

-------------------------------------------
1.薪水會隨著經濟的景氣在變動
2.人員的素質 會隨著時間在變動
3.現在每年有十幾萬學士 兩萬的碩士畢業 十年前 只有三萬的學士 幾千的碩士 供需已經不同
4.企業主負的責任 和員工的責任不同 能和他平起平坐 領相同的薪水嗎
5.新鮮人就是什麼都不知道 也還沒被認可 想和老員工相提並論??
6.鈔票並沒指定要給有錢人 請去想如何賺錢 不要想為什麼別人不給你這麼多錢

回覆
沒有小荳荳怎麼活~>_<~

引用:
最初由 timas 發表
國民生產毛額(GNP) 境內生產毛額(GDP)

1.國民生產毛額:
指某一期間本國常住居民提供生產要素在國內從事生產所創造之附加價值
,加本國常住居民提供生產要素在國外從事生產獲得之報酬;即等於國內
生產毛額加國外要素所得收入淨額。

2.國內生產毛額:
指某一期間本國及非本國常住居民提供要素在國內從事生產所創造之附加
價值。依計價之不同可分為:

(1) 按要素成本計算之國內生產毛額=勞動報酬+財產報酬(即租金、利
息、利潤)+固定資本消耗。
(2) 按市價計算之國內生產毛額=按要素成本計算之國內生產毛額+間接稅
淨額。

3.國民所得:
國民所得分為按要素成本與按市價計算兩種。按要素成本計算之國民所得
指在某一期間一國(或一地區)全體常住居民提供生產要素從事生產獲得
報酬之總額,包括受雇人員報酬與財產報酬。按市價計算之國民所得則尚
包括間接稅淨額。在國際比較上,通常以按市價計算之國民所得為準。

恕刪
謝謝你的解說...

引用:
最初由Davis 發表
欺壓? 壟斷? 同學, 你看得太淺了. 我認為一般人的薪水連平均的一半都不到是理所當然的事, 舉例而言: 試想企業主背負的成敗風險與社會責任有多少? 職員背負的風險責任又有多少? 當二種角色所肩負的義務不成比例時, 所得自然也不會成比例. 用簡單的二行計算式就想求出一個"公平"的待遇標準會不會太天真了些?
我知道企業主和勞工背負的風險完全不一樣,薪水當然不能相提並論.
我也覺得薪水7萬會讓企業活不下去,到時雙方都受其害.
只是我覺得企業主和勞方對薪資應該有個平衡點,不應由企業主漫天開價.
如企業之淨利不該由企業主一人獨得,而部分淨利給政府用來協助其他企業
的成長,這樣企業主才不會獨自承擔風險,因為企業主使用台灣的資源,
水,土地,台灣人民存在銀行的資金...等,在台灣勞工幾乎沒有能力和資方談判.
簡單講我不支持自由競爭,完全用市場來決定不同職業的所得.
會向資本主義一樣,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我還是覺得台灣勞工被壓榨,一個月單領25000的勞工有辦法
養活一個家庭,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教育,房屋,基本開銷...等),
他們工作不努力嗎? 他們付出和企業主天差地遠嗎?
企業主夜夜笙歌,小勞工連買瓶醬油都要斤斤計較.

想賺錢當然得憑本事,但對於用勞力賺錢的人,保障他們的生存權應該沒有人有異議吧!
我所認為的基本生活條件是,在有工作期間約30年,有能力買房子養老,
有能力維持一個家庭,包括2個孩子到高中甚至大學的教育費用,
因為大學變成普及教育了,而且以台灣目前的開發水準,
人民的基本需求不應只求溫飽,不然和開發中未開發國家人民生活水平有何不同?
台灣企業主人口應該沒超過10%,領薪水的中產階級應該有50%以上的人口,
他們薪水連平均的一半都不到,所以我才覺得被壓榨.

我覺得合理的薪資.....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對於領死薪水的勞工,起新加個5000元,
工作超過20年的資深勞工(沒有技術的人),以現在物價來看5萬元,不知合不合理.
回覆
Sony Vaio 敗金魔人

我是覺得真的有的作就不錯了~省吃檢用應該生活還勉強過的去吧
回覆
我的咪咪

引用:
最初由 zxczzz 發表
謝謝你的解說...


我知道企業主和勞工背負的風險完全不一樣,薪水當然不能相提並論.
我也覺得薪水7萬會讓企業活不下去,到時雙方都受其害.
只是我覺得企業主和勞方對薪資應該有個平衡點,不應由企業主漫天開價.
如企業之淨利不該由企業主一人獨得,而部分淨利給政府用來協助其他企業
的成長,這樣企業主才不會獨自承擔風險,因為企業主使用台灣的資源,
水,土地,台灣人民存在銀行的資金...等,在台灣勞工幾乎沒有能力和資方談判.
簡單講我不支持自由競爭,完全用市場來決定不同職業的所得.
會向資本主義一樣,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我還是覺得台灣勞工被壓榨,一個月單領25000的勞工有辦法
養活一個家庭,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教育,房屋,基本開銷...等),
他們工作不努力嗎? 他們付出和企業主天差地遠嗎?
企業主夜夜笙歌,小勞工連買瓶醬油都要斤斤計較.

想賺錢當然得憑本事,但對於用勞力賺錢的人,保障他們的生存權應該沒有人有異議吧!
我所認為的基本生活條件是,在有工作期間約30年,有能力買房子養老,
有能力維持一個家庭,包括2個孩子到高中甚至大學的教育費用,
因為大學變成普及教育了,而且以台灣目前的開發水準,
人民的基本需求不應只求溫飽,不然和開發中未開發國家人民生活水平有何不同?
台灣企業主人口應該沒超過10%,領薪水的中產階級應該有50%以上的人口,
他們薪水連平均的一半都不到,所以我才覺得被壓榨.

我覺得合理的薪資.....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對於領死薪水的勞工,起新加個5000元,
工作超過20年的資深勞工(沒有技術的人),以現在物價來看5萬元,不知合不合理.
你的想法很好 倒是要求錯對象了
生存的保障 所得的重新分配 都是政府的工作 不是要求企業主
譬如說 假如每年所得稅改採自由申報 我想 你我都不會去申報

回覆







 XML   RSS 2.0   RSS 
本站使用 vBulletin 合法版權程式
站務信箱 : [email protected]

本論壇所有文章僅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討論區以「即時留言」方式運作,故無法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您發現文章可能有異議,請 email :[email protected] 處理。